首页> 中文学位 >锤骨-前庭桥接术CT三维重建及解剖测量初步研究
【6h】

锤骨-前庭桥接术CT三维重建及解剖测量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对照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锤骨-前庭桥接术CT三维重建与解剖测量初步研究

2.1锤骨-前庭桥接术CT三维重建测量

2.2锤骨-前庭桥接术解剖测量

2.3CT测量值与解剖测量值结果比较

2.4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耳硬化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致聋因素之一。由于它造成患者的社会交流困难,又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如何更好的改善患者听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医学界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镫骨固定为特点的镫骨性耳硬化症在临床占绝大多数,其治疗以手术为主,足板小孔窗技术(stapedotomy)是目前的主流技术。随着数以万计手术的开展,逐渐出现一些患者需要行修正手术以解决再次出现或持续存在的传导性聋、眩晕或声音失真等问题。施行修正手术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植入体移位、砧骨长脚或豆状突坏死、砧骨脱位或锤骨、砧骨固定等几方面。研究表明术后持续存在的传导性聋多是由于初次手术未处理有活动障碍的锤骨、砧骨造成的。提高镫骨手术的成功率,处理好活动障碍的锤砧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锤骨-前庭桥接术(malleostapedotomy,MS)可有效避开上述活动障碍的锤、砧骨达到提高听力的效果。对于这一术式学者们多强调测量锤骨柄上段至镫骨足板中央处距离的重要性,但由于锤骨柄位于镫骨足板中央的前上方,要保证Piston尾部呈垂直方向落入前庭池需弯折一定的角度,而有关Piston需弯折的角度目前尚无文献报道。 本课题设计利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DCT)测量三条线,即镫骨头至镫骨足板中央的距离(stapes head-to-stapes footplate,A线)、锤骨短突下缘至镫骨头的距离(manubrium.to-stapes head,B线)及锤骨短突下缘至镫骨足板中央的距离(manubrium-to-stapes footplate,C线),通过以上三线确定出的Piston需弯折的角度(AB夹角)和最终长度(C线长度),同时以镫骨前后足弓为平面,测量垂直或平行于此平面的镫骨头至面神经水平段与垂直段的距离,将所得结果与实际解剖测量值相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10例国人无耳疾颞骨,经GE LightSpeed Ultra 64排螺旋CT扫描。扫描所得图像在AW4.1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e-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容积再现法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完成有关角度及长度的测量。 2、10例颢骨在显微镜下行开放式乳突切除,去除砧骨,轮廓化面神经水平段及垂直段骨管,完成相关测量。最后将镫骨勾出,完成镫骨相关测量。 3、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量结果问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MDCT的MPR及VR重建法可清楚显示三块听小骨的位置、形态,重建的三维图像可立体显示各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CT测量获得的AB线夹角为141.05±30.07(126.2~160.8)°,颞骨解剖测量获得的AB线夹角是144.57±41.86(120.57~167.20)。;C线长度则分别是5.86±0.60(5.6~6.1)mm和6.22±1.10(5.72~6.88)liim;经统计学分析,P>0.05,二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别。 2、测量镫骨头至面神经水平段及垂直段的距离,CT测量值分别是1.88±0.94(1.5~2.4)mm、5.09±1.84(4.2~6.5)mm,解剖测量值分别是1.96±0.80(1.44~2.38)mm,5.07±1.27(4.40~5.94)m,比较CT测量值与解剖测量值间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CT三维重建下的颞骨测量值可较为真实地反映颞骨内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及角度关系,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2、利用MDCT的MPR及VR三维重建法结合颞骨显微解剖,本实验首次获得锤骨-前庭桥接术Piston需弯折的角度略大于140°。 3、在锤骨一前庭桥接术中镫骨头是一个良好的面神经定位标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