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挫伤性黄斑病变神经上皮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的临床研究
【6h】

挫伤性黄斑病变神经上皮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病例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1.2仪器与设备

1.3 OCT检查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1.5病例资料

结 果

(一)OCT检查结果

(二)挫伤性黄斑病变神经上皮层厚度OCT改变与相关因素分析

讨 论

结 论

展 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挫伤性黄斑病变患者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测量,观察挫伤性黄斑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并与年龄、性别、致伤时间、视功能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挫伤性黄斑病变中临床应用的意义。 方法: 收集本中心2007年7月~2008年7月期间117例眼球钝挫伤患者,排除内眼手术史或激光治疗史,既往无青光眼、葡萄膜炎、眼后段病变、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眼前段屈光间质清晰而中心视力存在不同程度损害或眼前黑影遮挡者,疑挫伤性黄斑病变,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和观察形态学特征,并对病例一般数据、视功能状态、病程变化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据挫伤性黄斑病变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形态学测量结果分为OCT正常组、变薄组、增厚组和缺失组,变薄组比例最高占41%,增厚组占25.6%,缺失组占17.9%,正常组15.5%,平均发病年龄为17~41岁,青年男性为主。 2.挫伤性黄斑病变神经上皮层无缺失组(正常组、变薄组和增厚组)按致伤时间分为≤7天、7~30天、>30天三组,分析各阶段病变构成比及图像特征,≤7天以神经上皮层水肿增厚及直接挫伤为主,7~30天神经上皮层变薄及增殖修复为主,>30天以神经上皮层变薄及增厚并存。 3.挫伤性黄斑病变神经上皮层无缺失组按视力分为≤0.05、0.05~0.3、>0.3三组,对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各组中的构成分析,变薄组≤0.05组与0.05~0.3组及>0.3组行方差分析,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4.挫伤性黄斑病变变薄组和增厚组黄斑神经上皮层厚度和视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变薄组视力>0.01者厚度与视力呈线性正相关,变厚组无线性相关。 结论: 1.挫伤性黄斑病变形态学改变在一周以内出血水肿(神经上皮层增厚)为主,一周至四周增生修复(神经上皮层变薄)为主,形态表现多样。 2.挫伤性黄斑病变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与视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在挫伤后神经上皮层厚度越薄则视力越差,临床上可作为提示预后重要指标。 3.挫伤性黄斑病变早期(7天内)黄斑水肿最为明显,提示此期干预病程趋向良性发展是一个重要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