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纤维蛋白原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6h】

纤维蛋白原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

声明

前 言

研究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纤维蛋白原(FBG)及其降解产物的血浆含量在患癌时增高,可以增强血小板对瘤细胞的黏附,从而有利于瘤细胞转移。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FBG被认为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FBG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报道不一,有研究显示肝癌患者血浆FBG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另有报道表明肝癌患者血浆中FBG的浓度升高。为明确FBG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评价了具不同肝硬化背景的HCC患者血浆中FBG水平的变化,以及FBG的水平与肿瘤临床指标的关系。 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正常人48例(A)、肝硬化无HCC患者79例(B)、HCC合并肝硬化患者243例(C)、HCC无肝硬化患者61例(D)。采用法国DIAGNOSTICA STAGO STA—R BVOLUTI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四组人群的血浆FBG水平,并分析四组间血浆FBG水平的差异;分析FBG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包括:child分级、肝癌原发灶的大小、有或无瘤周子灶、有无肝内血管癌栓及肝癌的临床分期等。 结果:1.四组的血浆FBG水平分别为:A组2.70±0.40 g/l;B组2.05±0.10g/l;C组3.91±0.21g/l:D组4.45±0.39g/l。其中肝硬化无HCC患者组最低,而HCC无肝硬化组最高(P<0.05)。2.FBG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1)与Child分级关系:无论肝硬化组还是HCC合并肝硬化组,Child分级越高,血浆FBG水平越低(p<0.05)。(2)与肿瘤原发灶大小的关系:原发灶越大,患者血浆FBG水平越高(p<0.05)。(3)与瘤周子灶的关系:有瘤周子灶者较无瘤周子灶者,血浆FBG水平高(p<0.05)。(4)与有无肝内血管癌栓的关系:血浆FBG水平在伴有血管内癌栓的患者中比不伴有血管内癌栓的患者中明显要高(p<0.05)。(5)与临床分期的关系:随分期越高,FBG水平也越高(p<0.05)。HCC合并肝硬化组FBG:Ⅰ期为2.30±0.16g/l;Ⅱ期为2.64±0.17g/l:Ⅲ期为3.09±0.18g/l;ⅣA期为4.03±0.28g/l;ⅣB期为4.89±0.23g/l(p<0.05)。HCC无肝硬化组FBG:Ⅰ期为2.51±0.10g/l,Ⅱ期为3.64±0.21g/,Ⅲ期为3.79±0.17g/l,ⅣA期为4.85±0.31 g/l,ⅣB期为5.23±0.24g/l(p<0.05)。 结论:1.本研究显示肝硬化可导致合成FBG能力下降,表现为血浆FBG水平明显降低。且在具有肝硬化背景的HCC患者中,FBG水平普遍低于没有肝硬化背景的HCC患者。2.HCC患者FBG水平也可以作为评估原发灶大小、肝内播散、肝内血管侵犯、临床分期的预测指标之一。3.HCC患者具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特点。FBG水平随着肝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高,提示FBG与HCC的恶性进展有关,也提示FBG可作为评价HCC预后的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