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中村”非正式经济的生存逻辑——以“结构化”理论视角分析
【6h】

“城中村”非正式经济的生存逻辑——以“结构化”理论视角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资料

第二章 理论视角及分析框架

2.1 已有的相关研究

2.2 “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2.3 分析框架

第三章 沧联社区及其非正式经济的概况

3.1 沧联社区的概况

3.2 沧联社区非正式经济的基本状况

第四章 行动和结构的相互建构

4.1 行动者利用结构

4.2 结构限制行动

4.3 非正式经济的结构化分析

4.4 非正式经济的行动过程分析

4.5 市场和政府作用的逻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亿万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在大量农民选择进入工厂打工成为“农民工”的时候,也有一些选择工厂之外的非正式就业,如开办小型店铺或者流动摆摊。本文主要是以广州市沧联社区为个案,以非正式经济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利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分析:在一个不同于“浙江村”的特殊的空间结构“城中村”中,非正式就业者是如何在结构约束下,反过来利用结构,建构非正式经济,并维持其存在,实现再生产的。
   本文根据“结构化”理论,分为五个部分分析非正式经济是如何实现再生产的。
   第一部分是分析非正式就业者是如何利用城中村的地域空间结构、群体结构、经济结构、治理结构以及政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主要是表明行动者的主动性和结构的使动性。
   第二部分是分析以上结构是如何限制非正式经济的再生产的,主要是说明结构的限制性。
   第三部分是从共时性角度,分析连接宏观结构和微观行动的非正式经济的“结构化”。
   第四部分是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非正式经济实践过程中的生存逻辑,从进入阶段到生产再生产阶段到新规则和资源(结构)产生。
   第五部分是选取一个具体的视角即市场和政府的角度,说明结构的使动性和制约性。
   总之非正式经济的生存逻辑:从抽象层次来说就是在行动者主动利用现有结构和结构限制行动者实践的过程中,取得生存空间,逐渐实现再生产;从一个比较具体的层面来说,非正式经济是在市场需求空间以及制度让渡空间中,取得生存空间,实现在时空上的再生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