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鼻咽癌新发病例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6h】

广东鼻咽癌新发病例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1章材料与方法

第2章结果

第3章讨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1.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发病率极低,但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环境因素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鼻咽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学模式。在鼻咽癌高发区是否存在地区特异的饮食习惯,从而引起当地居民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异常增高,一直是鼻咽癌病因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假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Ho提出广式咸鱼可能是导致鼻咽癌在中国南部高发的原因之一。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除了咸鱼,其他的腌制食物也与鼻咽癌的发病相关。广东地区人群还有一些特殊的饮食习惯,如饮用凉茶、煲汤、食用烧腊食品,这些传统的饮食习惯是否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目前很少有文献报道。另外,吸烟、饮酒等常见生活习惯虽然可以增加许多常见肿瘤的发病风险,但是其与鼻咽癌的关系研究结果很不一致。 鼻咽癌遗传易感基因的寻找是鼻咽癌病因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课题。基于整个基因组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最优研究策略。但是,易感基因对发病风险的效应往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遗传因素不能与环境暴露分离,即基因一环境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项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广东地区新发鼻咽癌病例的流行病学因素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和评价,最终为鼻咽癌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基因效应的准确评估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研究将为鼻咽癌高发区的公共卫生学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最终服务于高发区居民。另外本研究还对家族性和散发性鼻咽癌病例的流行病学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族性鼻咽癌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以期为鼻咽癌的遗传咨询提供流行病学证据。 2.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广东籍鼻咽癌病人1877例,其中新发病例1797(诊断与招募时间间隔小于等于6个月)。健康对照的选取与病例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呈频数匹配。共收集广东籍贯、无恶性肿瘤史的健康对照2281例。由于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教育程度和农村/城市居民的构成比存在差异,为了校正社会经济因素对发病危险因素的可能影响,我们随后对收集的全部病例和对照按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地区、居住地类型进行了1:1匹配,共配成1256个对子,本论文报告的结果是采用二次匹配数据的结果。 方法:病例和对照均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采取面对面的问答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居住史、职业史、肿瘤家族史、儿童时期及成年时期饮食史、吸烟史、饮酒史、饮茶史、凉茶及煲汤史等。将调查内容录入数据库,采用SAS9.1.3及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x2检验和t检验,分析病例和对照在饮食、吸烟、饮酒、饮茶、凉茶、煲汤及肿瘤家族史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3.结果: (1)饮食习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儿童时期还是成年时期咸鱼、腌菜、腊味增加了鼻咽癌的发病风险,而新鲜水果降低了其发病风险。与常用的烹调习惯如炒、煮、蒸相比,煎炸和烧烤鲜肉增加了鼻咽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发现,凉茶和煲汤降低了鼻咽癌的发病风险,并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饮食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时期咸鱼、腌菜、新鲜水果及成年时期的腊味、煎炸和烧烤鲜肉、凉茶和煲汤习惯仍保留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与鼻咽癌发病有关。 (2)吸烟、饮酒习惯: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量大于等于30支/天及深吸增加了鼻咽癌的发病风险。饮用啤酒、果酒以及少量白酒降低了鼻咽癌的发病风险而单次大量饮用白酒增加了其发病风险。饮茶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降低有关。 (3)肿瘤家族史:鼻咽癌、乳腺癌及肝癌家族史增加了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4)鼻咽癌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情况:1877例鼻咽癌患者中181例有一级亲属受累;在受累的一级亲属中有58%为同胞,42%为父母。同胞与先证者发病的时间间隔短于父母与先证者发病的时间间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族性和散发性鼻咽癌患者在确诊时80%以上其临床分期已进入晚期(Ⅲ期以上)。无论是儿童时期还是成年时期,两组患者在饮食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吸烟及其一级亲属患其他肿瘤的风险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4.结论: 饮食因素(如:咸鱼、腌菜、腊味及新鲜水果)、烹调习惯、凉茶及煲汤、吸烟、饮酒、饮茶、肿瘤家族史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关,此结果为鼻咽癌的一级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上述因素影响鼻咽癌发病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分子生物学、营养流行病学等的进一步研究。在中国广东地区的鼻咽癌患者中,家族性鼻咽癌患者约占9.64%。在高发家系中,同胞与先证者发病的时间间隔短于父母与先证者发病的时间间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因此建议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特别是同胞,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进行鼻咽癌筛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