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BL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MBL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34]

第三章 结果

3.1 各组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

3.2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第54位密码子PCR产物测序结果图

3.3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基因多态性

3.4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与其血浆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5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第四章 讨论

4.1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4.2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血浆水平

4.3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过测定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血浆水平及其基因第1外显子第52、54、57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了解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通过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以及血浆水平,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GTC等位基因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性,及其血浆水平与GTC等位基因的相关关系。从而加深对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免疫功能的了解,以及毛细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的了解,更好地防治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促进儿童的心身健康。
   二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毛细支气管炎组
   50例2005年至200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年龄6个月至2岁,其中男孩27例,女孩23例,均为汉族,符合诊断标准,无严重合并症,排除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2.反复呼吸道感染组
   50例2005年至2006年在本院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6个月至2岁,均为汉族,符合诊断标准,无严重合并症,排除曾患毛细支气管炎者,或有哮喘家族史者。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
   50例2005年至2006年在本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6个月至2岁,其中男孩28例,女孩22例,均为汉族,符合诊断标准,无严重合并症,排除曾患毛细支气管炎者或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者,或有哮喘家族史者。
   4.健康对照组
   50例2005年至2006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年龄6个月至2岁,其中男孩25例,女孩25例,均为汉族,排除曾患毛细支气管炎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或有哮喘家族史者。
   (二)研究内容、方法
   1研究内容
   (1)检测以上四组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及其基因第1外显子第52、54、57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
   (2)比较以上四组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及血浆水平。
   (3)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与其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的相关关系。
   (4)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与以上三种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关联强度。
   2研究方法
   (1)应用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血浆水平(ng/ml)。
   (2)用聚合酶链反应、DNA序列测定法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第1外显子第52、54、57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血浆水平)的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前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GTC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用X2检验,先计算出各组研究对象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然后经Hardy-Weinbu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表明各基因型频率已达遗传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各组间构成比差异的比较。各种疾病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的关联强度以比值比(OR)代表,OR值95%置信区间(CI)的计算采用WOOLF法。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血浆水平与其GTC等位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用等级资料相关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检验标准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较毛细支气管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健康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毛细支气管炎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健康对照组3组两两比较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一外显子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约为0.16,存在基因多态性,未见52和57位密码子的点突变。
   3.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毛细支气管炎组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4.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正关联。[OR=2.19,95%CI为1.03~4.65,P<0.05]。
   5.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与其血浆水平呈负相关:r=-0.73。
   四结论:
   1.汉族婴幼儿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一外显子第54位密码子存在基因多态性,GTC等位基因频率约为0.16,未见52、57位密码子点突变。
   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与其血浆水平负相关。
   3.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MBL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频率增高,MBL血浆水平降低,均有统计意义差别。
   4.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第54位密码子GTC等位基因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相关。
   五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一)本研究的局限
   1.未与其它临床检验结果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等数据相结合,进一步深入全面的进行分析。
   2.所有呼吸道感染病例均取于一家医院,不能完全排除病人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医院,从而出现研究对象偏倚。
   3.缺少呼吸道感染疾病组静止期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的对比。
   (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与其它临床检验结果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反应蛋白等数据相结合,进一步深入全面的进行分析。
   2.研究对象从多家医院收集,尽量减少研究对象偏倚。
   3.研究对象增加肠道感染组,由此可以比较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在不同系统感染的急性期是否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4.增加测定感染组研究对象疾病痊愈时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血浆水平。
   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