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沉默的代价——米兰达规则的法理学分析
【6h】

沉默的代价——米兰达规则的法理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现状

1.1.1 研究成果

1.1.2 研究不足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架构

第二章 “米兰达规则”的由来与变迁

2.1 “米兰达规则”的由来

2.1.1 米兰达案件的判决

2.1.2 沃伦法院对于“米兰达规则”的争执

2.2 “米兰达规则”的变迁及现状

2.2.1 “米兰达规则”的不断扩张和细化

2.2.2 “米兰达规则”的保守化倾向

第三章 “米兰达规则”的理论争议:社会公共价值与个人自由的均衡

3.1 “米兰达规则”的理论基石:个人自由与人的尊严

3.1.1 “米兰达规则”建立在个人自由的道德基础上

3.1.2 程序本位和形式理性作为“米兰达规则”的法理基础

3.1.3 沉默权对于个人自由的保护

3.2 “米兰达规则”所导致的个人自由与社会公共价值的冲突与妥协

3.2.1 自由与秩序的冲突与妥协

3.2.2 公正与效率的冲突与妥协

3.2.3 被告人和被害者利益的冲突与妥协

第四章 “米兰达规则”在美国:法律与社会的互动

4.1 米兰达规则对于美国社会安全的影响

4.1.1 犯罪率的急剧升高

4.1.2 警察效率的不断下降

4.2 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

4.2.1 国会的反应

4.2.2 总统的反应

4.2.3 最高法院自身的反应

4.2.4 不同种族的不同反应

第五章 “米兰达规则”对中国意义之考量

5.1 美国经验:“米兰达”并非灵丹妙药

5.1.1 作为样本的“米兰达”

5.1.2 “米兰达规则”的危机:2000年迪克森案

5.1.3 美国犯罪问题的解决

5.2 中国态度:尊重民众,全面研究、慎重对待“米兰达”

5.2.1 尊重民众,听取民意

5.2.2 全面研究,不可偏废

5.2.3 慎重对待,不可激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米兰达规则”作为美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的变革,从1966年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以来,不仅对美国本身,也对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米兰达规则”的正面效果被强调太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从导致“米兰达规则”产生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案”的判决书出发,以“米兰达规则”产生后美国的犯罪率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了“米兰达规则”所存在的根本性的宪法争议以及其对美国犯罪率和破案率的影响,并对于“米兰达规则”进行了法理学视角的分析。本文建议在接受“米兰达规则”之前,对其可能在中国语境下带来的社会效果进行充分的研究,特别注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