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现代性碎片中漫步——论本雅明闲逛者理论及其美学意义
【6h】

在现代性碎片中漫步——论本雅明闲逛者理论及其美学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闲逛者--19世纪巴黎流动的风景线

第一节 闲逛美学的前身:散步的诗学

第二节 浪荡作风的闪光:波德尔笔下的“浪荡子”

第三节 本雅明笔下闲逛者的存在方式

第二章 闲逛者的现代性体验

第一节 闲逛者存在的多维空间

第二节 闲逛者当下的时间经验

第三节 震惊与忧郁的情感体验

小结

第三章 新奇--闲逛者最后的归宿

第一节 闲逛的转向:商品化与大众化

第二节 新奇:现代性的审美逻辑

小结

第四章 “时断时续的步态”--闲逛者的审美救赎

第一节 重塑审美主体的新形态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的呈现

第三节 诗意认知模式的呼唤

第五章 后灵韵时代审美鸟托邦的建构

第一节 乌托邦的材料:辩证意象

第二节 乌托邦的实践:身体革命

第三节 乌托邦的效应:迟到的救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德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本雅明的闲逛者理论,借本雅明理论中闲逛者这一重要的“辩证意象”切入到其现代都市体验以及审美经验中,重点探讨闲逛者与现代性的多重关联域,为理解本雅明的文化理论和美学思想提供新思路,同时对本雅明进行多维视野的文化解读,这对我们理解城市生活与文化的现代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在本雅明闲逛者理论中,闲逛者作为现代性最深切的体验者,又作为现代性最有力的批判者,其体验与批判既矛盾又相通地纠结在一起。闲逛者游荡在拱廊街中,时间似乎停止,空间无限延伸。闲逛者用忧郁的眼光有意识地回应现代都市所产生的震惊烙印,成为稍纵即逝的城市景观的唯一见证者。他们的现代性体验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中真实经验的消散的碎片。伴随着商品文化、大众消费主义的发展,本雅明对闲逛者转型、消亡的结局作出了预设。闲逛者的归宿问题与本雅明揭示现代性幻象的来源——新奇的研究有关。本雅明在“闲逛者”身上看到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新关系的寓言表征。而作为大众商品的缔造者,闲逛者与大众的暧昧合作,实质是为了打破现代性的幻象,拓宽审美经验。
   本雅明认为现代性的觉醒最终会在闲逛者新的审美体验上实现。闲逛者的审美体验是在碎片化的现代性体验中形成的,因而传统审美的主客体都有所改变,这方面包括审美主体新形态的重塑、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另外,闲逛者以诗意的认知模式来回击震惊的现代体验,则体现了本雅明在现代性的碎片世界里打捞人文传统的救赎愿望。把闲逛者的审美变革看成是一场审美救赎,本雅明以“辩证意象”为基石的审美救赎策略成为审美乌托邦想象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