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关制度创新分析:以广州海关转运中心管理模式构建为例
【6h】

海关制度创新分析:以广州海关转运中心管理模式构建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始终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相对其它政府部门而言,全球化对中国海关的冲击更为直接和猛烈。笔者亲身参与的广州海关转运中心的管理就是一个非常特别并且有意思的例子。由于该转运中心所呈现出来的全球化特征和全国首个该类新型海关监管场所的地位,海关在管理模式、运作原则、适用规范、关系协调等各方面无现成模式或经验可循,需要在实践中通过自身不断摸索来建立。从广州海关转运中心的立项、建设、测试、试运行到平稳过渡,海关在其中通过探索和磨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监管与服务体系,确保了对广州海关转运中心的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这些探索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海关总署提出的“服务型海关、责任型海关、法制型海关”建设在理念创新、机构精简、人员优化、关系调适、法治强化和效能提升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广州海关转运中心管理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回顾转运中心这一物流模式和新型海关监管场所的发展过程,比较国内外转运中心的特点和模式,对其造成传统海关监管模式在行政理念、法制建设、职能机构、关系协调、人员素质、运作效能等6个主要方面的不适应进行分析,结合本人掌握的公共管理课程内容,从而对应以更新管理理念、统一管理机构、理顺各类关系、完善法规政策、改变监管方式、优化人员素质等6方面改革,构建新的海关管理模式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进行分析和评估,较为全面地进行了公共管理理论真实应用案例研究,对于研究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海关乃至其它公共管理部门的改革问题,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案例研究中,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国际贸易、法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信息科学等有关原理和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