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FDI视角研究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
【6h】

基于FDI视角研究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1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1.1 FDI与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结构

1.2 FDI与东道国国际收支效应

1.3.FDI与东道国的贸易效应

1.4 FDI与东道国的利益分配

1.5 关于“双顺差”结构的文献综述

2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分析

2.1 我国吸引FDI现状分析

2.1.1 FDI的投资规模

2.1.2 FDI的投资主体

2.1.3 FDI的投资方式

2.2 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变迁

2.2.1 经常项目结构分析

2.2.2 资本和金融项目结构分析

2.2.3 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差额分析

2.3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原因分析

2.3.1 货物贸易差额和FDI差额是“双顺差”的两大来源

2.3.2 政府优惠的策略导致的“双顺差”

2.3.3 国际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双顺差”

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3.1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途径

3.2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影响

3.2.1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货物贸易影响国际收支货物贸易项目

3.2.2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支出影响国际收支服务贸易项目

3.2.3 外商直接投资收益影响国际收支的收益项目

3.3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影响

3.3.1 FDI的流入对金融与资本项目的影响

3.3.2 FDI投资利润再投资对金融与资本项目的影响

3.3.3 FDI的流出对金融与资本项目的影响

4 FDI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实证分析过程

4.3 对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

5 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所带来的影响

5.1 “双顺差”的正面影响

5.1.1 “双顺差”增强了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

5.1.2 “双顺差”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5.2 “双顺差”的负面影响

5.2.1 “双顺差”是经济畸形增长的体现

5.2.2 “双顺差”为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5.2.3 “双顺差”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

6 合理调节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策略

6.1 对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建议

6.1.1 改变经常项目顺差关键要调外贸平衡

6.1.2 调节经常项目内部重点要调内部结构

6.2 对调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建议

6.2.1 利用外资调节我国国际收支结构

6.2.2 增加对外投资来缩减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

6.3 对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的建议

6.3.1 进行合理的外汇储备管理

6.3.2 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增加储备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双顺差”现象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一种结构形式,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同时顺差,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就一直呈现出“双顺差”现象。2008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4268亿美元,201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影响国际收支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对于我国来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一直被我国视为对外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策略,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是“双顺差”形成的重要因为,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双顺差”现象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等都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FDI视角,来具体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首先,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做了简要的描述,通过观察历年FDI情况和我国近些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收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并分析了“双顺差”形成的因为。其次,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分析中,将前人研究的九种影响途径进一步总结概况为六种途径,加以分析。在实证分析中,也是通过六种途径为变量加以论证,发现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的形成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密切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和由此形成的加工贸易导致的进出口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再者,研究了“双顺差”结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正负影响,在增强了我国抵御风险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最后,对于文中出现的问题,在结尾按照国际收支结构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求达到合理引资、改善国际收支和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的目的。
   在现代金融研究中,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途径为变量,建立多元一次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双顺差”结构的因素,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发现FDI对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均产生正面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