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先秦显学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思想的关系
【6h】

论先秦显学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思想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意义

2.1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2.1.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2.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和实现党执政地位和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2.1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2.2.2 人与人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2.2.3 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抓手

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2.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3 先秦显学中的和谐思想

3.1 和谐思想是先秦显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征

3.2 道家对和谐思想的阐发

3.3.1 道--和谐的最高法则

3.3.2 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点

3.3 儒家和谐思想分析

3.3.1 仁的实质--人际和谐

3.3.2 中庸之道--实现和谐的方法

3.3.3 礼治--和谐的制度选择

3.4 墨家、法家对和谐思想的论述

3.4.1 兼爱--人和社会和谐的出发点

3.4.2 “法”“术”“势”--人和社会和谐的实现之道

3.5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谐思想的异同点

3.5.1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谐思想的相同点

3.5.2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谐思想的不同点

4 先秦显学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影响

4.1 考察先秦显学和谐思想作用的基本原则

4.2 当代和谐思想是对先秦显学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2.1 由天人合一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4.2.2 由中庸之道到追求人际的和谐

4.2.3 由非攻到提倡和谐世界

4.3 当代和谐思想对先秦显学和谐思想的超越和创新

4.3.1 求稳怕变到以和倡变

4.3.2 尚群宗旧到开拓创新

4.3.3 重宗法等级到追求真正平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不仅是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需要,也是对中华文明之精华的承接与发展。质言之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把“社会和谐”作为既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的中华文明之一。先秦显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之学。先秦显学各派的思想丰富,寓意深刻,意义久远,其中追求社会和谐是先秦显学各派思想的核心,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了大量可借鉴的宝贵遗产。因此,本文通过三部分深入探讨先秦显学中的和谐思想,并对这一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辩证关系展开研究,进而发掘先秦显学和谐思想之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一部分通过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来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我国在深入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旧矛盾,又不断的产生着一些新矛盾,为化解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能否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中国民族的国际形象。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需要深厚的思想积淀,中华民族在长期追求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内容丰富的和谐思想。
   第二部分通过阐述和谐思想在先秦显学中的地位以及先秦显学重要派别丰富的和谐思想,来说明在当今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先秦显学的内容广泛,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对和谐思想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儒家提倡“中庸”主张通过“礼”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要求人们树立“万物一体”“知常知和”观念,来实现“天人合一”。墨家以“兼爱”为出发点,倡导非攻、尚贤、实现经济和政治的和谐。法家倡导法治,通过“法”,“术”“势”相结合来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尽管,他们的和谐思想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但是经过继承和发扬之后,就为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思想支持。
   第三部分论述了先秦显学中的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实践的中断,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继续,是对先秦显学和谐思想的扬弃。为此,本文首先,阐述考察先秦显学和谐思想作用的原则,以保证我们的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其次,指出当代和谐思想是对先秦显学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从三方面论述:第一,由天人合一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由中庸之道到追求人际的和谐;第三,由非攻到提倡和谐世界。最后,论述了当代和谐思想对先秦和谐思想的超越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求稳怕变到以和倡变;第二,尚群宗旧到开拓创新;第三,重宗法等级到追求真正平等。以史为鉴,少走弯路,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先秦显学和谐思想与的契合和超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