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和农民工现代性实现程度的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研究
【6h】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和农民工现代性实现程度的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结构与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设计

2.1 实证研究步骤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2.3 研究模型与假设

2.4 样本选择与研究工具

2.5 问卷形成及预调研

2.6 量表品质分析

3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与农民工现代性的实证分析

3.1 总样本特征

3.2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现状分析

3.3 农民工现代性现状分析

3.4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与农民工现代性实现程度相关关系分析

3.5 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与农民工现代性实现程度的回归分析

3.6 假设检验小结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对策建议

4.3 研究局限性

4.4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国家现代化关键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农民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而农民工作为农民中较早接触现代性的群体,实现农民工的现代性对于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这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市就业,从而产生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出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两种流动就业的模式,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流动的过程中,农民工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个人能力、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步的转变为现代型,农民工的现代性在流动中产生。但是,城市社会的排斥、文化水平低、职业选择困难以及接触大众传媒较少等因素制约了农民工进一步现代性。因此,分析农民工流动的问题,探讨影响其现代性的因素,提出对积极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对提高农民工的现代性有意义,而且对于实施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相关研究为借鉴,建构了农民工流动的行为选择影响农民工现代性程度的的总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子假设:(1)农民工就业区域选择与农民工现代性实现程度呈正相关假设(2)农民工职业选择与农民工现代性正相关假设(3)农民工流出次数与农民工现代性正相关假设(4)农民工流动动因与农民工现代性正相关假设。以河北省为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规范的实证分析,大部分的假设得到了验证,找出影响农民工现代性实现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民工流动行为选择和农民工现代性程度之间为正相关,即河北省农民工流动就业区域选择、职业选择、流动次数和流动动因会促进农民工现代性程度的提升。本文提出了提升农民工现代性的一些建议,指出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的流动,保障农民工权利的问题。从农民工流动角度来分析农民工现代性程度是十分有效的,这对促进农民工现代性的提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