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6h】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2 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3.1 竞争力指数分析

3.2 存在的问题分析

4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影响因素筛选

4.2 影响因素传导机制

4.3 样本数据选择

4.4 单因素影响实证分析

5 提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1 运输生产要素状况层面

5.2 运输需求层面

5.3 运输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层面

5.4 运输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层面

5.5 政府和机遇层面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加入WTO以来,相较以往我国有了更加平等和便利的条件去发展国际贸易,这样货物贸易有了较快发展,同时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运输服务贸易也相应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相比货物贸易发展比较落后。其中原因是复杂和多面的。一方面劳动密集是传统运输业的显著特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运输业越来越趋于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我国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运输服务出口额和进口额均一直增长,但是连年逆差却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这与货物贸易顺差的现状极不相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研究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旨在分析我国运输服务业缺乏竞争优势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文章对运输服务贸易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进行了阐述,意在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本文分析的切入点。第二部分界定了运输服务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相应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竞争力研究的已有理论,定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产业竞争力研究层次,接着给出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然后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和金碚的“结果-原因”模型为基础,结合运输服务产业特点,找出了筛选影响因素和提出对策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和世界运输服务进口和出口数据,从总体竞争力和结构(包括海运客运、空运客运和其他运输客运;海运货运、空运货运和其他运输货运;海运其他、空运其他和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力两个层面使用贸易竞争优势(TC)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OR)两个指数分析了我国运输服务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世界运输服务出口排名前五的国家,得出了总体上来看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和结构上来看海洋运输货物运输逆差为运输服务贸易逆差最主要来源的结论。第四部分依据理论基础一和理论基础二对造成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和海运货运逆差这一现状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并定性分析了相关因素。其中针对可以进行量化的因素(服务的价格、服务质量、服务的品牌形象和服务的结构等不易量化除外)进行了定量分析,构建了计量模型。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个数、港口吞吐量、运输服务业产值、运输服务开放度、劳动力和国际油价。第五部分在前文基础上从提高港口行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船舶运力结构优化、争取货物运输的安排权;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营造产业竞争链以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提高运输业管理水平以提高服务质量、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强运输企业的品牌建设;立法支持国货国运、优化引进外商投资等十个方面给出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