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玩具所体现的互动性思维研究
【6h】

中国传统玩具所体现的互动性思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选题意义

1.2选题的理论依据

1.3探究对象的界定

1.4文献综述

1.5研究思路和方法

1.6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1.7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互动与中国传统玩具

2.1何为“互动”

2.2玩具与互动

2.3关于中国传统玩具

2.4小结

第3章 从互动语言看互动性思维

3.1互动思维和互动语言的关系

3.2中国传统玩具的互动语言分析

3.3小结

第4章 中国传统玩具基于互动性思维的再分类研究

4.1基于互动双方参与程度的分类探讨

4.2基于互动偏向性的分类探讨

4.3 基于中国传统玩具所体现的互动性思维的延展思考

4.4小结

结语

参 考 文 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当中,传统玩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曾经扮演过不可忽视的角色,这些种类繁多的玩具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传统玩具的生存空间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玩具中的优良元素也成为摆在当前世人面前的课题。当下很多专家学者为中国传统玩具的前途出谋划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则是从“互动”入手来分析中国传统玩具所体现的互动思维,旨在从新的角度管窥中国传统玩具的特征,希望通过对传统玩具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一些新的观点,也希望通过这些观点能对我们当下的玩具研究以及玩具的设计有所启发。本文首先对互动和中国传统玩具的概念以及互动与中国传统玩具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文章后半部分做一个铺垫,在分析中国传统玩具的互动性思维时介入语言学当中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玩具的互动语言,即对玩具的外在互动因素和内在互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此来反映互动思维。由于玩家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和玩具的作用关系是互动性思维的直接表现,所以笔者接着就基于玩家与玩具的关系对中国传统玩具进行了尝试性的再分类探讨。最后笔者基于中国传统玩具所体现的互动性思维做了一个小小的延展思考,也算是就本文提出的互动性思维与设计界的一个横向的比较分析,亦希望互动性思维能够对我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一个启发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