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4层CT仿真内镜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6h】

64层CT仿真内镜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特点

1.1多层螺旋CT成像原理及CTVE成像技术

1.2.CTVE的临床应用

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64层CT仿真内镜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1.材料与方法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CT仿真内镜在冠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综述)

3.1 CTVE简介

3.2 CTVE原理及技术

3.3 CTVE的临床应用

3.4 CTVE的局限性

3.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

附录1

附录2

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64层CT仿真内镜(computedtomographyvirtualendoscopy,CTVE)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33例拟诊冠心病,3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患者,行仿真内镜成像处理,结果与DSA结果对照。
  结果:1.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冠脉分段方法,用14分段法分为518冠脉节段,448节段满足影像学评价要求,与DSA诊断中度一致(Kappa=0.566)。2.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CTVE判断血管管腔无狭窄、轻微、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3%、89.67%、5.00%、98.80%,50.00%,95.47%、22.73%、98.62%,63.64%、98.45%、53.85%、98.96%,67.50%、99.50%、93.10%、96.84%,71.43%、99.77%、83.33%、99.55%。3.368正常冠脉节段中330节段表现为管腔均匀环形结构,伪彩一致,管壁未见明显隆起,管腔内未见明显硬斑;其中27个冠脉节段因在CTVE图像上显示有硬斑而误诊为不同程度狭窄;11个冠脉节段因管腔表现为不规则隆起、管腔环形结构显示欠清诊断为软斑而误诊为不同程度狭窄;狭窄冠脉节段为80处,正确检出41处,准确率为51.25%,CTVE示22处冠脉节段内有大小不等硬斑,表现为块状伪彩;14段示管腔不同程度丢失,管腔突然向心性缩窄,或管壁不规则隆起,或钙斑与管腔不同程度丢失同时存在;5段闭塞,在管腔内漫游过程中管腔消失,表现为盲端;3例5枚支架均被检出;1例桥血管被检出;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开口被检出,开口未见明显狭窄。4.以DSA为金标准,以管腔狭窄≥50%为阳性,正常和<50%为阴性,CTVE诊断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5%、98.45%、89.66、97.69%;计算CTVE及DSA结果诊断的一致性,得出Kappa值2为0.871,具有极高一致性,CTV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论:64层CT仿真内镜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内腔,对轻微、轻度狭窄有较高的误诊率;对中重度狭窄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病变的发现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筛查方法;CTV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血管管腔狭窄的性质,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CTVE对支架检出有高敏感性,是可应用于支架术后随访的一种较有前景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