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6h】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简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具体方法

1.3 资料收集、整理

1.4 资料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比较

2.3 术后病理结果的比较

2.4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2.5 术后随访情况

第三章 讨论

3.1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开右胸食管癌切除术的对比

3.2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适应征及禁忌征

3.3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体位及手术切口

3.4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优势及不足

3.5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远期效果

3.6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展望

第四章 结论

附插图

参考文献

综述: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和传统开右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探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37位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腔镜食管癌切除术20例,传统开右胸食管癌切除术17例。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评价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
  (1)两组在性别、年龄、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高血压病史、肿瘤位置、术前T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82.81±41.37分钟,开右胸组手术时间为232.65±53.52分钟,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右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腔镜组术中失血量为215.00±14.09毫升,开右胸组术中失血量为276.47±19.70毫升,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开右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为0分的有0例,术后疼痛程度为1分的有7例,术后疼痛程度为2分的有9例,术后疼痛程度为3分的有4例,术后疼痛程度为4分的有0例。开右胸组术后疼痛程度为0分的有0例,术后疼痛程度为1分的有2例,术后疼痛程度为2分的有3例,术后疼痛程度为3分的有9例,术后疼痛程度为4分的有3例。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开右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在术后第一日胸管引流量、术后第二日胸管引流量、术后第三日胸管引流量、术后前三日胸管总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吸氧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腔镜组中,食管肿瘤平均长度为3.25±0.22cm,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为15.20±1.98枚,转移淋巴结数量平均为0.55±0.26枚。开右胸组中,食管肿瘤平均长度为3.97±0.26cm,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为21.47±3.07枚,转移淋巴结数量平均为0.82±0.33枚。两组在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病理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腔镜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有0例,颈部切口出现感染的有1例。开右胸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有2例,颈部切口出现感染的有0例。两组在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颈部切口出现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较传统开右胸食管癌切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具有微创优势。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传统开右胸食管癌切除术相同程度。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