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康柏西普对Vldl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6h】

康柏西普对Vldl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概述

1.2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1.3视网膜血管瘤样增殖

1.4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1.5 Vldlr基因敲除小鼠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7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1.8 康柏西普

1.9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1.10 研究目的

1.11 研究内容

1.12 实验设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Vldlr基因敲除小鼠的荧光造影变化

3.2 注射不同药物后小鼠荧光血管造影渗漏面积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缩略词表

附录二 综述: Vldlr基因敲除小鼠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致谢

本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Vldlr-/-小鼠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一种新的抗新生血管药物,康柏西普对Vldlr-/-小鼠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作用。
  方法:取14天龄、1月龄、3月龄、6月龄及9月龄Vldlr-/-小鼠各3只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测量小鼠视网膜荧光渗漏平均面积。
  将15只2-3月龄的Vldlr-/-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10μg/1μl(69.90 nmol)、雷珠单抗10μg/1μl(232.56nmol)或1μl生理盐水。注射前、注射后三天、注射后七天行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测量小鼠视网膜荧光造影渗漏点和平均面积。计算每只小鼠荧光渗漏面积的变化百分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有无差别。
  结果:14天龄的Vldlr-/-小鼠荧光血管造影可见有明显的视网膜下渗漏,1、3、6和9月龄小鼠荧光血管造影的渗漏点数逐渐减少,但平均渗漏面积却逐渐增加。玻璃体腔注射药物3天后不同组别新生血管渗漏面积改变百分比为:对照组:2.89±14.3%;康柏西普组:-58.89±20.22%;雷珠单抗组:-0.09±33.65%(p=0.09);注射药物7天后小鼠平均视网膜下渗漏面积改变百分比为:对照组:8.3±12.65%;康柏西普组:-55.93±10.75%;雷珠单抗组:-19.58±16.42%(p<0.001)。
  结论:在Vldlr-/-小鼠出生后14天即可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的渗漏面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但是渗漏点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康柏西普可以抑制Vldlr-/-小鼠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且效果优于雷珠单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