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6h】

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 论:

第二章 表现为癫痫样发作的 NPSLE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并发PRES的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一 1997年ACR关于SLE修订的分类标准

附录二 1999年ACR关于NPSLE定义的19条分类标准

第五章 综述:神经精神性狼疮的病理生理与治疗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其危险因素;
  2.探讨表现为癫痫样发作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其危险因素;
  3.探讨 SLE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1.收集2010-01月至2016-01月6年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其门诊诊治的NPSLE患者(NPSLE组)和出现癫痫样发作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符合1997年ACR推荐的关于SLE的分类标准,且至少发生了1次1999年ACR关于NPSLE的分类标准中定义的19种神经精神事件,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在排除了颅内感染、药物、肿瘤、电解质紊乱、高血压脑病、肝性脑病等其它因素后,明确诊断为NPSLE;对于伴发癫痫发作的SLE患者,行头颅MRI检查,排除其它因素后,结合MRI上典型PRES颅脑后循环区域水肿性病变,则诊断为SLE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
  2.选取同期住院,性别、年龄、病程基本一致,无神经精神症状的206例SLE患者为对照组(非NPSLE组),比较NPSLE组与非NPSLE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比NPSLE-癫痫患者与NPSLE-非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比NPSLE-癫痫患者与SLE-PRES癫痫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
  3.统计学处理:所有的数据建立Excel表格数据,导入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x±s描述,两组间比较用两组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用%或率比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取α=0.05为检验显著性水准,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入组本研究的SLE患者1635例,其中确诊NPSLE占105例(6.4%)。出现癫痫样发作症状的有29例次,其中归因于SLE并发PRES有6例次(其中3例确诊并发PRES前诊断为NPSLE),另23例次归因于NPSLE。102例非PRES-NPSLE患者平均病程为1.2年,68.0%的患者在1年内起病,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者6例,占NPSLE总患者数的5.9%。共发生神经精神事件16种,总计161例次,其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事件为头痛,其次为癫痫发作。非NPSLE患者组的SLEDAI-2000评分均数13.6±3.2(范围为9-26)分,较NPSLE患者组SLEDAI-2000评分(均数19.8±7.5,范围为9-45分)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所有NPSLE患者均接受羟氯喹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0mg/kg以上)、鞘内注射(每次地塞米松10mg+甲氨蝶呤10mg)和1-2种免疫抑制剂(IS),如环磷酰胺(CTX)、吗替麦考酚酯(MMF)、环孢霉素A(CSA)和美罗华(CD20单抗)等联合治疗方案。随访至2016年1月,NPSLE组经治疗后缓解93例(缓解率91.2%),共有4例NPSLE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9%。
  94例NPSLE患者行头颅MRI检查,74例患者出现异常(78.7%),其中表现最多的为散在多发脑白质斑点、斑片状异常信号灶(41.9%)。头颅CT检查出现异常的阳性率(33.3%)低于头颅MRI检查(78.7%)。90例(88.2%)患者进行了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伴CSF压力升高者有30例(33.3%),微量蛋白升高者有29例(28.4%),白细胞升高者有10例(11.1%)。23例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22.5%),异常患者有16例,阳性率为69.6%。
  将 NPSLE患者组与非 NPSLE患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肢端血管炎、合并狼疮性肾炎、血小板下降、C3下降、C4下降、抗ds-DNA抗体阳性、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抗?2糖蛋白I抗体阳性9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上述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端血管炎(OR=3.12,95%CI:1.49-6.56)、合并狼疮性肾炎(OR=2.06,95%CI:1.15-3.71)、抗ds-DNA抗体阳性(OR=3.06,95%CI:1.75-5.37)、抗心磷脂抗体阳性(OR=6.38,95%CI:2.07-19.69)4项与NPSLE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
  将 NPSLE-癫痫组与 NPSLE-非癫痫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病年龄越早、血小板下降、抗SSA抗体阳性及抗Sm抗体阳性、MRI上出现脑萎缩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上述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下降(OR=5.41,95%CI:1.67-17.52)、抗SSA抗体阳性(OR=4.59,95%CI:1.34-15.73)、抗Sm抗体阳性(OR=4.20,95%CI:1.30-13.51)、MRI上出现脑萎缩(OR=5.10,95%CI:1.26-20.61)4项与NPSLE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
  本研究中,有6例SLE患者(其中3例为NPSLE患者)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免疫抑制剂强化诱导治疗 SLE过程中,出现新发癫痫样发作或癫痫样发作加重,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环孢霉素 A和美罗华,后经头颅 MRI确诊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6例 PRES-癫痫患者组SLEDAI-2000评分均数为25.8±4.8(范围18-31分),较NPSLE-癫痫患者组高(N=23,SLEDAI-2000评分均数为21.9±7.4,范围1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6例患者中出现头痛4例(66.6%)、高血压6例(100%)、水电解质紊乱1例(16.7%)、酸中毒2例(33.3%)、肾功能不全3例(50.0%)、心功能不全1例(16.7)、低蛋白血症6例(100%)。将NPSLE-癫痫组与PRES-癫痫组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示头痛、血压升高、心功能不全、1周内大剂量GCs、IS治疗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考虑与PRES的发生相关。因PRES组病例数较少,关于上述结果及危险因素的分析还需进一步扩大病例例数。
  6例并发PRES的SLE患者均接受对症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2例患者经进一步糖皮质激素重复或加量冲击治疗,部分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癫痫样发作无改善,部分加重伴意识障碍时间延长,合并感染、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因素死亡。其余4例PRES的SLE患者维持使用中大剂量激素,停用CTX、CSA、MMF和美罗华,及时加用有效抗癫痫和镇静药物,纠正高血压、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给予营养支持,经上述治疗后病情1周内完全缓解,2周后复查MRI原有病变消失。
  结论:
  1.存在肢端血管炎、合并狼疮性肾炎、抗ds-DNA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等4项因素,与NPSLE发病密切相关。
  2.血小板下降、抗SSA抗体阳性及抗Sm抗体阳性,MRI上出现脑萎缩与NPSLE患者病程中出现癫痫发作密切相关。
  3. SLE患者在GCs联合免疫抑制剂强化诱导治疗过程中,出现新发癫痫或癫痫发作加重,应警惕并发PRES可能,应及时全面评估病情,特别是完善头颅MRI检查。
  4. SLE患者并发PRES时,应及时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并予纠正,强化GCs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需高度谨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