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戊戌维新时期《万国公报》的传播策略研究
【6h】

戊戌维新时期《万国公报》的传播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 研究综述

1.1.1 20世纪初的《万国公报》研究

1.1.2 新中国成立后的《万国公报》研究

1.1.3 文革结束后的《万国公报》研究

1.2 关于戊戌维新时期《万国公报》新闻宣传策略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2、《万国公报》对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

2.1 《万国公报》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沿革及其历史地位

2.2 戊戌维新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2.3 《万国公报》对戊戌维新运动产生的影响

2.3.1 《万国公报》对中国士大夫阶层以及光绪皇帝的影响

2.3.2 对戊戌维新运动教育改革的影响

2.3.3 对戊戌维新政治改革的影响

2.3.4 对戊戌维新经济改革的影响

3、《万国公报》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的传播策略分析

3.1 投其所好,满足士大夫对西学的需要

3.2 本土化的语言吸引读者

3.3 时政分析,建言献策

3.4 成熟的传播对象选择

3.5 成功的营销策略

4 《万国公报》的传播动机分析

4.1.传播基督教,欲使中国基督教化

4.2 强调“西方胜于中国”的理论

4.3 降低西方与中国的“交易成本”

4.4 传教士对中国的情感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万国公报》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作为一个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又从根本上维护英美利益的外国报刊,却在文化传统迥异的中国获得如此成功传播效果,这与该报有效的传播策略是分不开的。
  甲午战争后,广学会出版的《中东战纪本末》引起了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广泛关注,而这一段时期也是《万国公报》对维新派产生重大影响并促使他们进行变法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将把对《万国公报》的研究时间范围限定在1895年到1898年之间,因为这一时期《万国公报》对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影响最大,对时局干预最深,传播效果最明显。
  本文从《万国公报》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产生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该报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影响更为深远,甚至影响了戊戌维新的改革策略,维新派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提出的改革方法和改革策略,大多数都可在《万国公报》中找到相关得佐证,这进一步说明了该报在传播西方学说、改革策略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本文进而总结了《万国公报》是如何戊戌维新时期取得良好得宣传效果得,总结出该报所运用的传播策略,包括传播西学、倡言变法、传播对象的选择、本土化语言的运用、成功的营销策略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万国公报》的传播动机,包括传播基督教、强调“西方胜于中国”的理论、降低西方与中国的“交易成本”、传教士对于中国的感情因素等。
  《万国公报》的传播策略在传播西方学说、改革观点、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无疑是成功的,它克服了跨文化传播之间的障碍,使得西方学说被当时的士大夫们广为接受,但是它却没有达成其最终的传播目的,并未最终达成传教士来华传教的最终目的——基督教化中国,其传播主张也并未被中国知识分子全盘接受。这是因为《万国公报》的传播策略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由于不平等条约的庇护、英美等国的侵略立场、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逻辑、基督教的立场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得《万国公报》不可能完全的说服中国人。传教士的英美立场是中国人一直都很警惕的,他们不可能站在中方的立场为中国考虑,这也就注定传教士提出的改革方案也不会被中国人全盘接受,只会选择性接受。他们在传播西学的过程中夹杂着宣教,这也就注定他们是不会完全成功的,功利主义的宣教违背了传播规律,导致这种传播结果是不会按着传播者原本的意志发生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