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6h】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相关理论述要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市民

2.1.2 农民工

2.1.3 新生代农民工

2.1.4 市民化

2.2 相关概念分析

2.2.1 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及市民的特征比较

2.2.2 比较分析“主动市民化”和“被动市民化”

2.2.3 比较分析“制度市民化一和“全面市民化”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非农化”理论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消灭三大差别”理论

2.3.3 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理论

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2.3.5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和必要性

3.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

3.1.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要求

3.1.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改善其“边缘性”生存现状的根本要求

3.1.3 “反城镇化”现象并不能否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趋势

3.1.4 “逆城镇化"现象也不能否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道路选择

3.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3.2.1 有助于根除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障碍

3.2.2 有助于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困惑

3.2.3 有助于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

3.2.4 有助于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诉求

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状况分析

4.1 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生活现状

4.1.1 居住状况

4.1.2 就业状况

4.1.3 收入状况

4.1.4 消费状况

4.2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生活现状

4.2.1 政治参与状况

4.2.2 社会参与状况

4.3 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

4.3.1 文化娱乐状况

4.3.2 心理健康状况

4.4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现状

4.4.1 市民化意愿状况

4.4.2 公共服务状况

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现行制度因素

5.1.1 户籍制度困境

5.1.2 住房制度困境

5.1.3 教育制度困境

5.1.4 土地制度困境

5.1.5 社会保障制度困境

5.2 当前社会因素

5.2.1 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

5.2.2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组织力量薄弱

5.3人力资本因素

5.3.1 身心健康状况较差

5.3.2 人力资本存储量较低

5.3.3 人力资本积累量不足

6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6.1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制度改进与创新

6.1.1 户籍制度的改进与创新

6.1.2 住房制度的改进与创新

6.1.3 教育制度的改进与创新

6.1.4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进与创新

6.1.5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进与创新

6.2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升

6.2.1 关心爱护劳动力身心健康

6.2.2 改善和加强城乡基础教育

6.2.3 保障和发展职业技能培训

6.3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化舆论宣传环境

6.3.1 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营造良好的流行文化环境

6.3.2 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引导和谐的社会舆论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本文从“农民工”和“市民化”这两个关键词出发,针对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入分析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各方面特点、论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和必要性以及揭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状况,找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客观因素。
  其次,进一步剖析以上种种主客观制约因素及其根源。其中,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观因素主要源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承担着“边缘人”独特身份所带来的迷茫和困惑及其人力资本存量、积累量不足的现实,客观因素主要集中在户籍、土地、住房等制度性制约以及社会歧视、组织力量薄弱等社会性制约。
  最后,提出有助于扫除制约障碍以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的对策建议,其中包括能够帮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顺利实现市民化的制度改进与创新、有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的对策建议以及充分发挥文化舆论的作用,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达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全面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