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功能定位的我国资源税改革研究
【6h】

基于功能定位的我国资源税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2 资源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资源税开征的理论依据

3 资源税的功能定位

3.1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2保护生态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3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4 我国资源税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4.2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基于功能定位的我国资源税改革建议

5.1适度提高资源税负,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5.2 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全面保护资源

5.3采用复合计征方式,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5.4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营造适宜企业发展的制度空间

5.5 完善资源税相关配套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矛盾不断涌现、交织。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就能发现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资源的利用问题。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品种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质量不高,分布十分不均衡,形势并不乐观。此外,长期以来的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又将我国资源现状推到了一个愈加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资源大量耗减,另一方面煤炭石油资源等资料的消费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海洋污染、酸雨、白色垃圾、土地沙化等问题屡屡见诸报端。近两年年春天,中国几十个省份遭遇了雾霾,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大气问题。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我国当前开征的税种中,资源税与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直接相关,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诸多问题,如资源开采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等多方问题无疑能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全局视角,我国当前税制中资源税只局限于调节级差收入、获取财政收入等较狭隘视角,忽略了对资源税全面功能的挖掘,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秉持全局视角,赋予资源税更大的经济调控任务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财政体制、社会分配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资源税在促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资源税改革方案。
  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一般理论分析。该部分首先界定相关概念,阐述资源、资源税等重要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其分类,并提出盐的地质分布及生产提取技术等方面相对于其他资源税税目而言比较特殊,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不是本文的阐述对象。本文所称的资源税主要是矿产资源税。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本部分进而从马克思地租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视角阐释资源税开征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提出我国资源税应具备的三大功能定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矛盾交织,发展目标复杂多样。在这种背景下,资源税要实现“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所以本文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提出我国资源税所应承担的三个功能定位,基本覆盖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财政体制、社会分配等方面的发展诉求。
  第四部分介绍我国资源税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该部分首先梳理我国资源税自其开征以来的改革发展脉络,明晰制度现状,进而以第三部分总结归纳的资源税功能定位为评判标准,分析现行资源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是政策建议。该部分针对上文总结的现行资源税中存在的几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鉴于计征方式在税制要素中的重要地位,本部分以计征方式改革作为分析重点,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税复合计征方式改革方案。本文用ECM模型验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我国资源税税率理想水平应保持在5%左右。这一数值与我国当前资源税制中原油、天然气和部分省煤炭资源税率区间基本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