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斑块钙化对双源64层CTA诊断脑血管狭窄及支架成形术的影响
【6h】

斑块钙化对双源64层CTA诊断脑血管狭窄及支架成形术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双源64层CT在诊断椎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内膜钙化对双源64层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支架成形术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ICA)狭窄诊断中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6年12月至2008年4月前循环脑缺血症状患者106例,均于二周内同时接受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入选标准:(1)瞄床诊断为前循环脑缺血性病变;(2)年龄18岁以上;(3)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碘过敏;(2)严重肾功能不全(Cr>2.0mg/dl);(3)怀孕;(4)出血性脑梗塞;(5)不稳定的临床症状;(6)已行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CTA使用双源64层CT进行扫描,先行颈部CT平扫,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到Wills环,再行颈部CTA扫描,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技术进行重组和轴位像扩大测量狭窄血管(N)和正常血管的直径(D)。DSA使用经股动脉Seldinger技术和导管选择性ICA血管造影,冠状位测量狭窄血管(N)和正常血管的直径(D)。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方法进行血管狭窄程度计算和分级。其计算方法为:狭窄率=(1-N/D)×100%。按照狭窄程度,将颈内动脉分为无狭窄(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狭窄率≤29%)、中度狭窄(狭窄率为30%~69%;I级为30%~49%、II级为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为70~99%)和完全闭塞。CTA和DSA检查结果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和2名神经内科医生分别进行测量。统计方法:以DSA为“金标准”,以50%,70%为临界值,测量CT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用kappa值来表示不同医生间CTA与DSA测量的一致性。绘制ROC(receiveroperatingcharaa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准确性。以DSA为因变量,CTA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论:双源64层CT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诊断精确度。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CTA与DSA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同时可以准确判断斑块的形态和性质,因而双源64层CTA是评估颈动脉狭窄非常有用和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颈部血管狭窄筛选的常规检查。 第二部分:双源64层CT在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CTA)在稚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6年12月至2008年4月临床表现为后循环脑缺盘症状患者61例,均于二周内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与CTA检查。患者入选标准:(1)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18岁以上;(3)临床诊断为后循环脑缺血性病变。排除标准:(1)碘过敏;(2)严重肾功能不全(Cr>2.0mg/dl);(3)怀孕;(4)出血性脑梗塞;(5)不稳定的临床症状;(6)已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使用双源64层CT进行扫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重组和轴位像放大以精确测量狭窄血管(N)和正常血管的直径(D)。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NASCET)方法进行血管狭窄度分级。其计算方法为:狭窄率=(1-N/D)×100%。按照狭窄程度,将颈内动脉分为无狭窄(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狭窄率≤29%)、中度狭窄(狭窄率为30%~69%;I级为30%~49%,II缀为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为70~99%;I级为70%~94%,II级为95%~99%)和完全闭塞。根据CT值将斑块分为钙化与非钙化。CTA和DSA检查结果分别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进行测量。统计方法:以DSA为“金标准”,以50%,70%为界,测量CT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僮、阴性预测值,用kappa值来表示不同医生间CTA与DSA测量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准确性。以DSA为因变量,CTA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论:双源64层CTA与DSA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可以产生更快、质量更高的血管影像,同时可以准确判断斑块的形态和性质,提供更丰富客观的信息,还可同时显示椎动脉与骨性结构的关系。因而双源64层CTA是评估椎动脉病变非常可信和有用的检查方法。 第三部分:内膜钙化对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评估及支架成形术的影响 目的:评判内膜钙化对双源64层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和支架成形术的影响。 方法:选取第一部分前循环脑缺血性症状患者106例,根据CT值,CT值≥130Hu定为钙化斑块,将患者分为二组,即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同时也将检测的ICA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对于症状性供血ICA狭窄率≥50%和非症状性供血ICA狭窄率≥70%,同时排除支架植入禁忌症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ystenfing,CAS)。DSA使用经殷动脉Seldinger技术和ICA球囊扩张后支架成形术,在冠状位测量狭窄血管(N)和芷常血管的直径(D)。钙化积分采用Agatston法,即∑(钙化积分总和)=∑(钙化密度计分)×钙化面积。其中,钙化密度计分根据以下定义完成,钙化灶最大密度值(houndsfieldunits,HU)=130~199HU为1分;200~299HU为2分;300~399HU为3分;>400HU为4分。参照Rumberger动脉钙化分级法,0~10分为无钙化,11~100分为轻度钙化,101~400分为中度钙化,大于400分为重度钙化。以DSA狭窄率的平均值为“金标准”,以50%为界,测量CT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用Kappa值来表示不同医生间CTA与DSA测量的一致性。以DSA为因变量,CTA为自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绘制相关图来评价两组CTA与DSA检查ICA狭窄程度和Agatston分数与CAS后残余狭窄率的相关性。用1-SampleK-STest来区分参数与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双源64层CTA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是可靠的,但它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精确度受到钙化斑块的影响,因此,目前双源64层CTA技术水平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检查工具,但尚不能代替DSA,尤其在伴有明显内膜钙化的患者。钙化斑块影响颈内动脉支架植入后的扩张,因此用Agatston钙化分数对ICA钙化斑块进行评佶,对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