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6h】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 40岁以上的广东省直公务员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40岁以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黄斑区视网膜相干光断层扫描分析

1 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表

附录2 部分患者眼底图片

附录3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全球DM患者人数的逐年增加,DR已经成为严重的致盲性疾病。文献报道,1.6%的2型DM患者冈DR导致失明;同时,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导致的失明人数占到美国全年总失明人数的12%;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转变,DM患者人数成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DM患者人数将突破4320万,其势必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医疗负担。由于DR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单从实验室等微观角度研究,难以全面了解其疾病发生的全貌,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都十分重视从宏观角度入手,积极开展针对DM患者群体的临床研究工作,了解其发生率,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最终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共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尽管我国少数地方开展了DM患者的盲与低视力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但这些研究有以下局限性:1、仅仅以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所获得的DR患病率偏高;2、早期的人群为基础的DR流行病学调查以直接眼底镜检查确定DR,与后期眼底照相统一进行判断的方法相比,主观性较强;3、样本量少,且未在人群中进行DM患者的筛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DR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DM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同,查阅文献除佛山市某社区DR患病率的报道外,未见华南地区包括广州市在内DR流行病学相关研究。
   因此,本研究选取年龄>40岁的广东省直公务员、年龄>40岁的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部的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眼底彩色照相技术和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进行关于DR的一系列研究,得出DR、DME(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在社区人群及住院DM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其分期,分析并探讨影响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与DR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对上述人群的黄斑区视网膜进行相干光断层扫描,并将之与以往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得出国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分布规律。
   第一部分 40岁以上广东省直公务员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目的]
   获取40岁以上广东省直公务员中DR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对象和方法]
   以2008年8月~2009年1月年来我院东病区体检中心体检的所有年龄>40岁的广东省直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共计3840人,先行DM的筛查,确诊者进一步行DR的筛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一般项目检测,实验室检查及眼科专科检查等。
   [结论]
   1、40岁以上广东省直公务员中DM的患病率为4.03%,95%的可信区间为[0.037,0.046];
   2、40岁以上广东省直公务员DR在DM中的患病率为7.09%,95%的可信区间为[0.041,0.128];
   3、高FBG值、高TC值、高LDL值、INS的使用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
   4、高的FBG值、INS的使用是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独立的危险因素;FBG每升高1mmol/l,发生DR的风险增加1.396倍;使用INS的DM患者发生DR的风险是不使用者的7.005倍;
   5、年龄、病程、性别、吸烟、饮洒、DM家族史、HBP家族史、既往眼病史、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锻炼情况、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血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DR的发生发展无关。
   第二部分 40岁以上的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目的]
   获取40岁以上住院的2型DM患者中DR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对象和方法]
   以2009年3月~2009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年龄40岁以上的2型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40例,男118例,女122例,年龄40~87岁,平均60.13±11.01岁;病程0~33年,平均7.44±6.0年。对该部分DM患者行DR的筛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一般项目检测,实验室检查及眼科专科检查等。
   [结论]
   1、40岁以上住院的2型DM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35%,95%的可信区间为[0.2896,0.410];PDR的患病率为9.17%,95%的可信区间为[0.0552,0.1282];DME的患病率为7.92%,95%的可信区间为[0.0450,0.1134];
   2、病程、收缩压、胆固醇、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量、24h尿白蛋白浓度、尿微量蛋白浓度、胰岛素的使用、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否合并肾脏病变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
   3、病程、24h尿白蛋白量、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DR发生发展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病程每增加1年,DR发生的风险增加1.068倍;24h尿白蛋白每增加lg,DR发生的风险增加1.001倍;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DM患者发生DR的风险是不合并者的2.072倍。
   4、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a、吸烟、饮酒、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与DR的发生发展无关。
   第三部分 黄斑区视网膜相干光断层扫描分析
   [研究目的]
   比较DM患者、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正常者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差异,并得出国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分布规律。
   [对象和方法]
   来自第一部分的DM患者、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正常者分别为146例、11例、51例,应用Stratus OCT以黄斑部为中心行放射状扫描,放射线之间夹角为30°,采集6幅黄斑区图像,使用随机软件测定9个分区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
   [结论]
   糖耐量正常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存在性别、眼别之间的差异,在黄斑部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时要注意这种差异的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