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VEGFR-2和PLGF浓度变化及对肝癌预后作用的初步探讨
【6h】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VEGFR-2和PLGF浓度变化及对肝癌预后作用的初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病例选择

2.方法

结果

1、肝癌患者血清VEGFR-2浓度的相关统计结果

2、肝癌患者血浆PLGF浓度的相关统计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五大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癌是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的10.03%,死亡率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14.56%。目前临床上针对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肝移植术、介入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等。手术治疗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包括肝切除术及肝移植术,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发现较晚或合并肝硬化,肝癌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的比例约为50%。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主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TACE是目前不能接受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然而,TACE并不能使肿瘤病灶全部坏死,尤其是对多处肝内转移病灶、肿瘤包膜内外浸润等有一定限度,残留肿瘤通过侧支循环的建立,常会导致术后复发及肝内转移,这也是影响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
   肝癌是一种富血管的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之一。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目前已发现的VEGF受体有3种,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Fl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Flk-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Flk-4)。PLGF具有促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的生成、刺激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及促进扩增、促肿瘤生长及增加通透性等作用。PLGF在诱导血管生成和维持血管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VEGFR-2所介导的VEGF信号传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作用最强,能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VEGFR-2在肿瘤血管生成和增加血管通透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LGF与VEGFR-2已被证实与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对于病理组织及活检,检测外周血清或血浆具有极大的优势:容易取材、重复性好、检测方便、且能实时反映疗效。根据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liver cancer,BCLC)分期系统,针对中晚期患者只能采用如肝动脉化疗栓塞等介入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因此这类患者如欲采用组织进行检测并不符合实际,而采用外周血具有临床可操作性。目前尚没有有效的生物学指标可以早期检测出肝癌及判断治疗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从机制方面及分子特征方面挑选生物学标记物,为肝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可靠而有效的指标,促进肝癌的个体化治疗。
   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及正常人血浆中PLGF及血清VEGFR-2的浓度,分析HCC患者行TACE前后PLGF及VEGFR-2的变化,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浓度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旨在①、探讨肝癌、肝硬化患者、正常人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浓度的差异,分析PLGF及VEGFR-2能否作为肝癌的诊断指标;②、探讨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浓度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分析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判定PLGF及VEGFR-2能否作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方法:
   1、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43例HCC患者,同时选取肝硬化及健康成年人各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健康成年人血浆PLGF浓度,同时分析各组的差异;检测肝癌患者行TACE术前1-3天及术后4周血浆PLGF浓度,并分析差异;分析术前血浆PLGF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判定血浆PLGF浓度能否作为反应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2、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69例HCC患者,同时选取肝硬化及健康成年人各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VEGFR-2浓度,同时分析各组的差异;检测肝癌患者行TACE术前1-3天及术后4周血清VEGFR-2浓度,并分析差异;分析术前血清VEGFR-2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判定血清VEGFR-2浓度能否作为反应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3、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性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多组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两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两组间的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探索性多变量分析,确定基线特征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PLGF的相关统计结果
   1.125例健康成年人血浆PLGF浓度为(286.8±61.8) pg/ml,25例肝硬化患者血浆PLGF浓度为(471.3±101.1)pg/ml,43例HCC患者血浆PLGF浓度为(641.0±216.2) pg/ml。HCC组与肝硬化组之间、与健康人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肝硬化组与健康人组之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00);血浆PLGF浓度在BCLC分期(P=0.031)、肿瘤大小(P=0.009)、门脉癌栓(P=0.007)、有无转移(P=0.046)分组有明显差别,与其他临床资料未见明显差异;
   1.2血浆PLGF与血小板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034,P=0.829);血浆PLGF与甲胎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40,P=0.372);
   1.343例HCC患者术前1-3天血浆PLGF浓度(641.0±216.2) pg/ml,术后1个月血浆PLGF浓度(703.4±280.7) pg/ml,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
   1.4按术前血浆PLGF浓度均数641.0pg/ml,将其分为术前浓度高组(>641.0pg/ml)与术前浓度低组(<641.0 pg/ml),两组总生存时间及无疾病进展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1,P=0.031)。
   1.5将有无转移、有无门脉癌栓、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血浆PLGF浓度这六个变量纳入COX回归中,先进行单变量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无转移(P=0.022)、有无门脉癌栓(P=0.004)、肿瘤大小(P=0.003)、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0.216)再进行多变量分析,最终得出肿瘤大小(P=0.021)、术前血浆PLGF浓度(P=0.023)是影响HC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2、VEGFR-2的相关统计结果
   2.125例健康成年人血清VEGFR-2浓度为(2913.8±658.8) pg/ml,2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VEGFR-2浓度为(5012.5±1130.3)pg/ml,69例HCC患者血清VEGFR-2浓度为(8709.2±6509.5) pg/ml。HCC组与肝硬化组之间、与健康人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肝硬化组与健康人组之间,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00);
   2.2血清VEGFR-2浓度在有无肝硬化组分组有差异(P=0.021),与其他临床基线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
   2.3 HCC患者行TACE术后血清VEGFR-2浓度(10557.9±7007.2) ng/l较术前(8709.2±6509.5) ng/l升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5);
   2.4按术前血清VEGFR-2浓度平均数8709.2 ng/l分组,术前血清VEGFR-2高浓度HCC患者其总生存时间及无疾病进展时间较血清VEGFR-2低浓度的患者较短(P=0.001,P=0.031);
   2.5将有无转移、有无门脉癌栓、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血清VEGFR-2浓度这六个变量纳入COX回归中,先进行单变量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变量分析,最终得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P=0.012)、术前血清VEGFR-2浓度(P<0.000)是影响HC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1、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浓度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的肝硬化患者及健康成年人的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浓度,推测血浆PLGF及血清VEGFR2浓度可能是独立于甲胎蛋白的早期诊断标记物。
   2、血清VEGFR2浓度仅在肝硬化分组有差异,而血浆PLGF浓度在BCLC分期、肿瘤大小、门脉癌栓、有无转移分组均有明显差别,提示PLGF可能与肝癌的转移及侵袭性关系更为密切。
   3、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血浆PLGF浓度及血清VEGFR-2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可能是TACE术后造成的缺氧环境刺激了PLGF及VEGFR-2的分泌。
   4、术前血浆PLGF及术前血清VEGFR-2浓度可以预测行TACE的肝癌患者的预后。术前血浆PLGF浓度高的肝癌患者其预后较差,同样,术前血清VEGFR-2浓度高的肝癌患者其预后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