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市宝安区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6h】

深圳市宝安区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采集与筛选

(二)数据分类、统计与分析

(三)工具与软件

第二章 结果

(一)区域一般情况

(二)交通事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

第三章 讨论

(一)宝安区社会经济特点与交通事故关系

(二)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事故及致伤、致死情况的时间探讨

(三)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事故及致伤、致死情况的空间探讨

(四)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事故及其致伤、致死特点的启示

(五)关于减少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事故及其致伤、致死的几点建议

第四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国大陆道路交通伤的发生与救治现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同等级的道路及机动车数量近年来急剧增加。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都越来越高,使得私家车不断增多,机动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但是由于道路交通理念及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低下,致使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居不下,交通伤害死亡率持续上升,道路交通创伤的形势十分严峻,现已成为国人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目前我国伤亡的人群中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2]。2000年-2004年[3]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是德国16倍,美国的2.5倍,日本的11.5倍。即使在严查酒驾入刑后的2010年,全国仍然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元[4]。交通创伤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经济损失和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被誉为“第一公害”。深圳市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深圳市道路建设及车辆拥有量的增长速度都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深圳为移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因此其交通伤的发生情况相对比较严重,每年因交通伤致死、致伤(残)的人数较多。与国内一些城市排在首位急救死因为心血管疾病不同,深圳以交通事故排在首位,其次为其他损伤[6]。而据深圳交警部门统计,深圳市宝安区是深圳市交通伤发生率和致死人数最多的地区。这与深圳市宝安区作为广东省的经济强区的地位不相吻合、与人民日益提高的生说水平不适应,因此通过研究宝安区交通创伤流行病学,了解交通伤害的相关规律,从而帮助降低区域交通伤的发生率和伤亡率,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针对城市和地区的交通创伤救治现状进行调研,进而从整体水平,客观、深入的了解该城市和地区的交通创伤情况。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开始的时间并不早。但是发展很快,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的进展都让人欣喜,来自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相关研究中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各类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对策研究的科研机构-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所长金会庆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的专著《车祸流行病学》出版,标志着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进入了成熟发展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的研究目前研究内容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不够,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较少[7],实验性研究更是缺乏。今后应该在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包括与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行为与环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改进研究手段,加强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监测体系,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评价研究,使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在“维护交通安全,保障生命健康”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8]。
   目的:⑴对深圳市宝安区2004-2011年交通事故进行调研,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⑵通过分析宝安区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治宝安区交通事故的发生。
   方法:①深圳市及宝安区社会经济及交通情况概况,主要来源于深圳市及宝安区政府统计局统计公报以及深圳市及宝安区政府的政府在线网站提供的相关政府部门资料。重点选取2004年至2011年宝安区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常住及暂住人口数据、公路里程数据等。②收集2004年至2011年宝安交警大队辖区内所有的道路交通伤害病例。来源为深圳市宝安区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数据库。该数据库资料均为交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于事故现场直传以及事后补充完善资料,原始数据包括车祸现场的所有数据和图片。我们主要选取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救护车到达的具体时间,伤员到达医院的具体时间。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该地点所属路段,道路线型类型,道路性质,道路控制方式,路面情况等。事故发生时肇事车辆情况,包括涉事车辆数目、类型,车辆、车速、碰撞方向等。事故发生时肇事驾驶员有无醉酒、疲劳驾驶、超速、超载等情况;行人、非机动车有无闯红灯、翻越防护栏等行为。事故导致受伤人员、死亡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情况;伤员现场及送院后情况。③数据采集:选择2名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此次数据采集,采集前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步骤;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常识;对采集过程中概念术语的统一定义和解释;需要采集数据的类型、内容;特殊数据的处理等等。④病例筛选:所有入选数据均为交通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的数据,未涉及伤亡数据仅记录事故例数。剔除软件测试环节的相关数据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录入错误数据。录入后再次进行相关数据的抽样检查,最大限度确保主要相关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⑤根据数据的不同性质分为:时间分布情况(包括发生的年份、月份、日期及发生时间);空间分布情况(包括发生路口路段、道路类型、);交通伤患者伤亡情况(受伤、致死)。采用SPSS17.0软件和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并进行对比。
   结果:⑴区域社会经济情况:宝安经济实力雄厚,2011年GDP达3270亿元人民币,在深圳各区中名列第一;人口众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常住人口为401.84万人,是深圳第一人口大区;交通发达,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的公路网密度超过153公里,是广东省的两倍,全国的八倍。⑵交通事故概况:2004年-2011年8年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2,730起,受伤人数为63809人,死亡人数为2790人,受伤/死亡比率为22.87∶1。交通事故数、伤亡人数在深圳市原属六个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中高居首位。⑶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宝安区交通伤在2010年以前发生数呈递增趋势,2010年交通事故发生数达到最高,达90358次,2011年则有所下降。死亡人数则未表现出明显趋势。而交通伤的发生则在2005年后进入下降趋势,2011年为最低点。2007年因交通伤致死人数最多,达473人;按月份统计,宝安区交通事故发生数集中在7-9月,以8月份最高,占总数的9.77%,2月份最低,占总数的5.39%;致死人数方面,12月份交通伤致死人数最多,占总数的9.02%;按发生时间统计,一天中,宝安区交通事故的发生高峰有2个,主要在9-11点及15-18点。凌晨3-6时交通事故发生数较低,最低时段为1752例。由交通事故致死发生情况与交通事故发生规律不同,致死最高的时段为20:00至23:00,最低为凌晨3:00至5:00。⑷交通事故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路口路段类型中,交通事故多发生于普通路口路段(56.33%),远高于第二、三位的十字路口(16.17%)和三支分岔口(11.85%);而伤亡情况与交通事故发生比例亦接近;在不同线性道路上,平直路线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而且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约为92.18%;在不同道路类型中,交通事故好发于城市主干道,占总数的27.96%,快速路和一级路段所占比例也偏高;在道路控制方式上,标志标线的交通伤发生最多的,发生数占总数的55.34%。发生数最少的道路控制方式是民警单独指挥、民警与信号灯协同指挥和信号灯单独指挥。
   结论:①深圳市宝安区交通事故高发。道路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在深圳六区中排名第一,与其GDP、常住人口数量、公路里程数正相关;交通伤在时间分布(年份、月份、日期及发生时间)和空间分布(发生路口路段、道路类型)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有着相似点,但更有着其独特的规律。②应根据宝安区交通事故发生特点,加强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交通监督、设施的布控和执法人员的安排,增加急救系统的针对性措施,加强交通法规的立法和完善,加大交通法规的执行力度和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有效规范治疗伤亡人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