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污染治理中利益主体冲突博弈与机制设计
【6h】

环境污染治理中利益主体冲突博弈与机制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博弈论理论

2.1.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

2.2.2 环境治理的博弈分析

2.2.3 对环境治理对策的相关研究

2.2.4 文献评述

3 环境污染现状及成因

3.1 水污染现状

3.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3.1.2 河北省水污染现状

3.2 大气污染现状

3.3 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

4 环境治理中利益主体冲突解析

4.1 企业行为分析

4.1.1 企业行为分析

4.1.2 企业污染现状

4.1.3 企业污染的成因分析

4.2 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4.2.1 中央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目标解析

4.2.2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目标解析

4.3 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分析

5 企业政府及公众监督的博弈

5.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纯策略博弈模型

5.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5.3 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博弈分析

5.4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6 河北省A企业排污监督案例分析

6.1 企业情况简介

6.1.1 企业环境背景介绍

6.1.2 企业排污情况

6.1.3 政府对A企业的污染监管情况

6.2 企业污染持续的原因分析

6.3 企业现状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针对政府之间博弈的对策分析

7.2.2 针对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博弈的对策分析

7.2.3 加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对策分析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清单

展开▼

摘要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粗放的生产模式,这些情况导致了环境的恶化。政府在事务管理中往往会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提高GDP,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忽视对于环境质量的监控;再加上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较差,政府对于企业在污染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监管漏洞,这使得企业排污造成的环境污染屡禁不止。对此,政府相关的环境监管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来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从而降低污染程度,从源头上改善环境质量。这不仅是环境管理研究领域很有价值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现实国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环境问题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博弈论的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这些特点和深入分析其中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
  首先,本文对我国的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说明,对我国环境污染的整体状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环境治理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包括企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公众进行了利益冲突解析。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对于各个博弈方的策略选择以及均衡稳定策略进行了分析。再次,结合河北省A企业污染治理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并从政府、排污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三个角度对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