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和疗效的比较
【6h】

三种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和疗效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基线资料

(一)三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三)三组导管病人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

(二)三组导管透析效率比较

讨论

(一)三组导管感染并发症的比较

(二)三组导管非感染并发症的比较

(三)三组导管技术生存率及病人生存率的比较

(四)三组导管腹膜透析效率的比较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等)的临床统称,除了急性肾炎和急性尿路感染(肾脏急性炎症性疾病)外,都可以归属慢性肾脏病的范围。慢性肾脏病具有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和全社会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指肾脏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患者只能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即肾移植和透析治疗)以维持正常生命需要的病理性状态。根据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制定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将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15ml/min/1.73m2定义为CKD5期,即为ESRD期。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总数为100万~200万人,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率高达十万分之一。目前终末期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散和超滤作用,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毒素的目的。成人腹膜面积约为2.2m2,腹膜作为一种生物性半透膜,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具有良好的分泌、吸收、渗透、弥散作用。腹膜透析系统由腹膜透析导管、体外连接系统、透析液、或腹透机(automated peritonealdialysis,APD)组成。
   自腹膜透析应用于临床后,腹膜透析导管经过长期发展和改进,现在临床使用的腹膜透析导管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腹膜透析导管有Tenckhoff管(包括直型和卷曲型)、鹅颈管(包括直型和卷曲型)、TWH管、柱盘导管等。目前使用的腹膜透析导管一般为无毒的硅胶疏水材料,组织生物相容性好,但导管功能受导管本身设计、插管技术、患者文化水平、患者操作熟练程度及换液系统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所用导管孰优孰劣,国内外腹膜透析中心常有关于不同腹膜透析导管的对比研究,所得结论也不同。Tenckhoff管和鹅颈管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腹膜透析导管,有关Tenckhoff卷曲管、Tenckhoff直管、鹅颈直管三种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及疗效的比较却少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搜集近三年间在珠江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获长期随访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资料,观察对比三种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三种腹膜透析导管技术生存率、患者生存率和腹膜透析效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腹膜透析导管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比较Tenckhoff卷曲管、Tenckhoff直管、鹅颈直管三种腹膜透析导管并发症(包括感染并发症和非感染并发症)、导管技术生存率和病人生存率、腹膜透析效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腹透管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搜集2008年3月~2011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7例CAPD患者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腹透龄均大于三个月。按患者置入腹膜透析导管形态不同,分为Tenckhoff卷曲管组(A组),Tenckhoff直管组(B组)和鹅颈直管组(C组),三组导管病例数分别为53例、54例、5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置管时间、置管前血常规(包括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生化(包括血钾、钠、钙、磷、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一般情况,观察三组导管功能障碍(隧道内导管扭曲、导管移位、大网膜包裹、纤维蛋白凝块堵塞腹透管)、出口感染、隧道感染、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情况、导管技术生存率、病人生存率差异、腹膜透析结局(患者死亡、转肾移植、转血液透析、放弃治疗)、对腹膜透析效率的影响(包括透析后三个月首次KT/V试验结果、腹膜平衡试验、贫血指标、生化及脂代谢指标差异)。
   结果:
   自2008年3月1日到2011年7月30日,本研究共纳入157例CAPD患者,男95例(60.51%),女62例(39.49%),年龄15~87岁。其中Tenckhoff卷曲管组(A组)53例(33.76%),Tenckhoff直管组(B组)54例(34.39%),鹅颈直管组(C组)50例(31.85%)。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置管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非感染并发症:(1)导管功能障碍:三组共发生隧道内导管扭曲1例, A组1例(1.89%),B组和C组均为0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导管移位A组8例(15.09%),B组4例(7.40%),C组2例(4%),三组导管移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三组共发生大网膜包裹3例,A组2例(3.77%),B组1例(1.85%),C组例0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三组共发生纤维蛋白凝块堵塞腹透管2例,A组0例,B组2例(3.70%),C组例0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三组导管在疝气、腹透液渗漏、皮下涤纶套脱出、血性腹透液、腹痛、胸-腹膜瘘等非感染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感染并发症:共发生出口感染12例15次,A组3例5次(5.66%),B组7例7次(12.96%),C组2例3次(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三组共发生隧道感染10例,A组2例2次(3.77%),B组5例6次(9.26%),C组3例4次(6%),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三组共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42例,A组19例29次(35.85%),B组10例12次(18.52%),C组13例15次(26%),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3、A组技术生存率94.33%,B组技术生存率96.29%,C组技术生存率为98%,三种导管技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患者5例,转血液透析患者3例,转肾移植患者2例,放弃治疗患者1例,B组死亡患者4例,转血液透析患者3例,转肾移植患者1例,放弃治疗患者0例,C组死亡患者3例,转血液透析患者1例,转肾移植患者1例,放弃治疗患者1例,三种导管病人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后首次KT/V试验、腹膜平衡试验、贫血指标、生化及脂代谢指标、血肌酐下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鹅颈直管与Tenckhoff卷曲管和Tenckhoff直管相比,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三种导管在感染并发症、导管技术生存率和病人生存率、对腹膜透析效率的影响方面无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