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理论的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6h】

基于科技接受模型理论的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

1.1.2 慢性病对老年人的影响

1.1.3 老年人健康管理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智慧医疗

2.2 居家健康管理

2.3 国外居家健康管理现状

2.4 我国居家健康管理现状

2.5 科技接受模型

2.5.1 理性行为理论

2.5.2 科技接受模型

2.5.3 科技接受扩展模型

2.5.4 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2.5.5 TAM相关理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应用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理论研究模型

3.2 研究假设

3.2.1 技术焦虑

3.2.2 感知风险

3.2.3 人口统计学变量

3.2.4 自感健康状况

3.2.5 主观规范

3.2.6 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3.3 问卷调查

3.3.1 问卷设计

3.3.2 调查实施

3.4 数据分析方法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3.4.3 相关分析

3.4.4 个体差异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人口统计学变量

4.1.2 自感健康状况

4.1.3 居家健康管理系统认知变量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相关分析

4.4 个体差异分析

4.4.1 性别差异

4.4.2 年龄差异

4.4.3 教育程度差异

4.4.4 收入水平差异

4.4.5 居住地差异

4.4.6 居住情况差异

4.4.7 自感健康状况差异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理论模型修正

5.2 需求分析

5.3 策略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我国人口的持续老龄化使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社会和个人医疗成本增加,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遭受到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又促进了老年人对高品质晚年生活的需求,使新兴的居家健康管理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完整的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集健康数据采集终端、健康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远程医学平台于一体,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为患者提供双向、互动的居家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咨询服务。居家健康管理服务可包括以下内容:(1)健康信息采集: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理参数识别设备和无线射频识别装置,监测和采集老年人的生理数据,如血糖、血压、心电图等,并通过网络传输至健康服务提供端;(2)健康评估:健康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管理师或医务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潜在的健康危险预先报警,并根据用户健康信息的变化对健康干预方案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同时,个人健康数据可传输到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积累和储存,有助于构建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3)健康咨询:通过远程健康管理网站和视频、通讯设备,为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在线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4)紧急医疗救助:对于老年人,紧急救助功能的嵌入也十分重要。发生意外时,老年人通过启动求救器发出求助信号,健康服务提供端即可通过安全监控屏幕与其进行交谈,进一步了解求救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通知家属、接诊等医疗帮助。
   我国的居家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而当前生物医学、无线通讯、网络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进展及这些技术之间的集成,使构建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成为可能。
   研究目的: 由于老年人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特点,在构建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时,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也要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评估,探讨其对系统的接受度及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正向促进老年群体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使用意向和行为,将潜在需要转变为有效需求。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基于科技接受模型(TAM)来探讨老年群体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态度、需求及其选择系统的影响因素,评估老年人对系统的接受度,建立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而提出具体建议,期望能为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归纳国内外居家健康管理发展现状,掌握TAM及其相关理论的应用;探讨影响老年群体选择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关键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提出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构建的用户需求分析和策略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并归纳了国内外老年居家健康管理和TAM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对文献学习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为研究框架设计和论文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1)TAM是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研究,可帮助理解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或接受程度。根据TAM理论,用户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由行为意向决定,而使用意向受使用态度、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国外学者基于实证研究,对TAM进行修正与完善,提出了相关理论模型,如科技接受扩展模型(TAM2)和整合性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
   (2) TAM相关理论在解释新技术和科技产品的接受行为方面具有良好适用性,多应用于信息技术、商业贸易和经济管理领域,也有在医疗卫生领域新技术应用的研究案例,但在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较少。
   2.调查研究:基于理论研究,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从而进行问卷设计;以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用调查所得数据验证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1)构建理论模型本研究选择TAM作为基本的理论模型框架,根据实际调查对象和研究目的定义外部变量,构建了初始理论研究模型。该理论模型的外部变量包括个人、技术、社会三个层面:个体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和自感健康状况,系统技术包括技术焦虑和感知风险,社会支持指主观规范。
   (2)提出研究假设本研究模型中,老年人的个体特征会影响老年群体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技术焦虑会影响老年群体对系统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而感知风险会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会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了对系统的行为意向,最终决定用户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接受度和实际使用行为。
   (3)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具体纳入标准为: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自愿接受问卷调查;自主意识清晰,能理解问卷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个人基本情况(人口统计学变量、自感健康状况)和居家健康管理系统的相关认知变量两大部分。本研究采取的是横断面调查,选择在广东省广州市内的5个地点进行问卷调查,包括2家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以及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地问卷调查前,已先征得调查单位和个人的知情同意,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最终有效的调查样本量为313例。
   3.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显著水平α=0.05,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修正初始理论模型及验证研究假设。
   研究结果:
   1.本文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是成立的,技术焦虑、主观规范、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老年人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的主要认知变量:技术焦虑与感知风险显著正相关,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显著负相关;感知风险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显著负相关;主观规范与感知有用性显著正相关;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使用意向显著正相关;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向显著正相关。
   2.年龄、教育程度及自感健康状况等个人因素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也有显著影响: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技术焦虑和感知易用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在技术焦虑、感知风险和感知易用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自感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在技术焦虑、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性别、收入水平、居住地和居住情况等因素对认知变量无显著影响。
   研究讨论:
   1.技术接受模型是探讨老年人对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有效工具,但其外部变量的确定要基于实际调查对象和研究目的。
   2.构建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需要以老年用户需求为导向,做好老年市场细分工作,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根据客户需求实现系统的持续改善。
   3.针对老年居家健康管理系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可采取管理策略如下:(1)提供针对性培训,降低技术焦虑;(2)注重安全设计,减少感知风险;(3)促进共同参与,创造社会环境;(4)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升感知易用性;(5)整合医院资源,促进感知有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