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作用初探
【6h】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作用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育龄期妇女阴道彩色多普勒参数与卵巢储备功能关系探讨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治疗作用初探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盆底康复治疗的机制及应用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指妇女在40岁以前发生以血清促性腺激素升高和低雌激素水平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又被称为过早绝经,严重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其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妇产科一个棘手的难题。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实际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前期状态,已有研究显示部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经过治疗后,卵巢功能可以恢复,甚至成功受孕。可见,早期发现、干预、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已有许多用于评价卵巢储备能力的指标,如年龄、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比值、克罗米酚刺激试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刺激试验、基础卵巢体积及卵巢窦卵泡数等,但对这些指标的预测能力尚有较多争议。近年来,有学者利用经阴道彩色B超对卵巢早衰的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卵巢血流的改变应是影响卵巢功能的重要因素,但研究对象仅为卵巢早衰患者与健康人群作对比,没有对两者之间的过渡期一卵巢功能下降患者进行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旨在通过对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育龄期妇女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血清激素FSH、E2、LH、子宫体积大小、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及卵巢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价价值,重点观察各组卵巢血流状况与卵巢功能的关系。
   现代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及卵巢早衰的治疗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诱导排卵、赠卵、免疫抑制剂应用为主,疗效较好,但治疗方法的选择有较大的局限性,且存在停药后复发、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病率等副反应,同时长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近几年我国引进并开展盆底康复技术(包括生物反馈、盆底肌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等),成为继妇科肿瘤、内窥镜后的又一妇产科亚学科。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是指放置于会阴部的电极通过不同频率的电流刺激,强化整个盆底肌群,刺激盆底肌的支配神经,经神经反射增强盆底肌的收缩。也可通过预防肌肉萎缩,使神经恢复功能。另一方面,仿生物电刺激可以使细胞生物膜及周围大分子发生谐振,能量增加,从而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使血液流速加快,流量增加。基于上述机理,我们认为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可以通过改善卵巢及卵巢周围血液供应,达到改善卵巢功能的目的。
   本文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患者卵巢供血状况与卵巢功能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近年来引进我国的盆底康复技术,探究其中的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卵巢早衰的短期治疗效果。
   第一部分育龄期妇女阴道彩色多普勒参数与卵巢储备功能关系探讨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卵巢储备功能状态的育龄期妇女进行对照研究,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清FSH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早期发现寻找一种经济、便捷和灵敏的指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1名月经失调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1名观察对象按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ing ovarianreserve,DOS)、卵巢储备功能正常(normal ovarian reserve,NOR)分为A、B、C三组,A组33例,B组32例,C组26例。各组观察对象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平均容积(ovarian averagevolume,OAV)、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s)、卵巢间质动脉的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比率(S/D)、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l index,PI)与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同时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
   二结果;
   1)POF组子宫体积、卵巢平均容积显著小于其余两组(P<0.01),POF组子宫内膜显著薄于其余两组(P<0.01),POF组与其余两组之间的窦卵泡数、PI、RI、PSV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各组子宫体积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容积、AFCs、PI、PSV与FSH水平呈负相关(r=-0.415,p=0.000;r=-0.552,p=0.000;r=-0.556,p=0.000;r=-0.585, p=0.000; r=-0.402, p=0.006; r=-0.527, p=0.000)。
   3)各组彩色B超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与FSH水平呈正相关(r=0.267,p=0.011)。
   4) POF组与其余两组的S/D无显著性差异(P>0.05)。
   5)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1.00,p=0.164),但从均值上看DOS组子宫体积(100.37±56.86(cm3))小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105.18±49.39(cm3)),而DOS组内膜(5.52±1.75(cm))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6.35±1.74(cm))薄。
   6)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卵巢平均体积、窦卵泡数,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00),且DOS组卵巢平均容积(5.41±2.34(cm3))小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7.59±3.44(cm3)),DOS组卵巢窦卵泡平均数(3.68±3.16(个))少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7.04±3.90(个))。
   三小结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简便易行、无创伤及可重复等优点,是妇产科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及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测定可作为临床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手段。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与卵巢功能正常组间卵巢基质动脉PI、RI、PSV差别不大。因此,卵巢基质动脉在卵巢功能下降期图像表现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参数改变不明显,不能作为临床确诊依据。而卵巢平均容积及卵巢窦卵泡平均数的减少是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最为灵敏的指标,在卵巢储备下降阶段已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育龄妇女有明显差别。对及早发现卵巢储备功能改变,及早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实施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及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客观依据。
   第二部分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治疗作用初探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观察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短期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65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ingovarian reserve,DOS)或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A、B、C三组,A组(23例):雌孕激素序贯组;B组(22例):仿生物电刺激组;C组(20例):仿生物电刺激+雌孕激素序贯组。通过监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阴道彩色多普勒参数及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结果,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
   二结果
   1)各组治疗后阴道彩色多普勒参数及血清性激素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A组(雌孕激素序贯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平均容积(ovarianaverage volume,OAV)、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有显著性差异(p=0.002,p=0.044,p=0.015);
   3)B组(仿生物电刺激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OAV、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卵巢间质动脉的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velocity,PSV)有显著性差异(p=0.000,p=0.006,p=0.017,p=0.003);
   4)C组(仿生物电刺激+雌孕激素序贯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OAV、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s)、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比率(S/D)、PI、RI、PSV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4, p=0.00, p=0.031, p=0.027, p=0.036, p=0.00)。
   5)A组(雌孕激素序贯组)治疗前后FSH、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18);
   6)B组(仿生物电刺激组)治疗前后FSH、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
   7)C组(仿生物电刺激+雌孕激素序贯组)治疗前后FSH、E2、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31,p=0.00)。
   三小结
   在降低FSH值方面,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的短期疗效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相当,在升高E2值、改善卵巢供血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方面,结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进行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为我们提供一个便捷、安全、无创、无毒副作用、依从性较好的治疗新思路、新方向,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推荐使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同时进行助孕指导治疗,而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推荐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结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达到治疗的最优效果。由于本研究应用时间短,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的长期疗效仍需追踪观察,其治疗最佳周期数、治疗强度的最佳范围、治疗的最佳时机等仍需要深入探讨。
   全文结论:
   1、卵巢基质动脉图像表现在卵巢功能下降期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参数改变不明显,不能作为临床确诊依据。
   2、卵巢平均容积及卵巢窦卵泡平均数的减少是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最为灵敏的指标,在卵巢储备下降阶段已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育龄妇女有明显差别。
   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及早发现卵巢储备功能改变,及早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实施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及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客观依据。
   4、在降低FSH水平方面,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短期疗效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相当,在提升E2水平、改善卵巢供血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仿生物电刺激结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进行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5、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推荐使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同时进行助孕指导治疗,而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推荐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结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达到治疗的最优效果。
   6、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的长期疗效仍需追踪观察,其治疗最佳周期数、治疗强度的最佳范围、治疗的最佳时机等仍需要深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