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6h】

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1.研究背景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资料采集方法

1.4 资料分析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中小学教师的一般情况

2.2 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分布与分析

2.3 中小学教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分析

2.4 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2.5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不同维度与体质的回归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状况

3.2 中小学教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

3.3 平和体质与偏颇体质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存在差异

3.4 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了解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 2.了解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情况; 3.探讨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中医体质调理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分别联系广州市荔湾区、萝岗区、增城区的教育局,获得其支持与合作,以这三个区的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调查对象,使用本课题组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中医体质量表》(CCMQ)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调查前向被调查者介绍本课题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采取自愿、保密和知情同意原则。采用统一的问卷指导语、统一的问卷填写方式和要求。现场统一发放问卷,被调查者每人一份,采用实名制填写问卷,自行填写完成后由研究者当场收回。 本课题组对所有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仔细查阅,剔除空白表、填写不完整等不合格的问卷,计算回收率。问卷筛查完成后采用Epidata3.1软件对每一份问卷实施双份独立录入,建立数据库,再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中小学老师的一般情况和中医体质的一般分布、复合体质分布、单纯体质分布等状况采用频数、百分比做统计描述,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状况以均数、标准差做统计描述,以t检验分析平和体质与总体偏颇体质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等级是否有差异,以及平和体质与其他8种体质分别进行得分差异比较。分别以偏颇体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阴虚质、特禀质为二分类因变量,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6个维度的得分为自变量,采用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中小学老师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 结果: 1.一般情况 8112名被调查者中,平均年龄为(37.38±7.77)岁。其中男性2823人,占总体的34.8%,平均年龄(39.81±8.59)岁;女性5289人,占总体的65.2%,平均年龄(36.08±6.96)岁,男女比例为1∶1.87。 2.中医体质分布与分析8112例被调查者中,平和质2182人,占总体人群的26.9%,偏颇体质5930人,占总体人群的73.1%。8种偏颇体质中,占总体人群比例前4位的体质依次是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和痰湿质。男性人群中居前4位的偏颇体质依次是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女性人群中偏颇体质前4为依次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5930例偏颇体质人群中,属于单纯偏颇体质的有1071人,占总体偏颇体质人群的18.1%,两种或以上复合体质的有4859人,占总体偏颇体质人群的81.9%。3253例单纯体质中,排名位居前5的体质依次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9种体质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男性人群的平和质比例高于女性人群,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比例均低于女性人群。 3.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分布与分析总体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2.38±0.42)分,处于一般状态。其中自我实现的得分(2.70±0.60)最高,其余依次为人际关系(2.59±0.50)分、压力管理(2.53±0.53)分、营养(2.34±0.50)分、运动锻炼(2.10±0.60)分,健康责任的得分(2.01±0.48)最低。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52个条目的平均得分进行排序,排名前十位的条目多属于自我实现维度,排名最后的十个条目多属于健康责任维度。将男性人群与女性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自我实现得分、压力管理得分两种人群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人群运动锻炼得分比女性人群高,营养和人际关系得分比女性人群低。总体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级为一般和良好的比例占大多数。不同性别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等级分布存在差异(x2=14.571,P=0.002)。 4.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被调查者中的平和体质人群与总体偏颇体质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平和质人群的得分比总体偏颇体质人群高。随后分别对平和质与气虚质、平和质与气郁质、平和质与阳虚质、平和质与痰湿质、平和质与血瘀质、平和质与湿热质、平和质与阴虚质、平和质与特禀质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平和质的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比其他体质高,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5)。运用卡方检验对平和体质与偏颇体质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级差异进行分析,等级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4.087,P=0.000),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级为优的人群平和体质占的比例大。采用Forward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实现、运动锻炼、压力管理与偏颇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都呈负相关关系,为这些体质发生的保护因素,及这三个维度的得分越高,发生这几种偏颇体质的可能性越小。 结论:中医体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相关性,其中自我实现、运动锻炼、压力管理是偏颇体质发生的保护因素。可以通过提高这三个维度的得分减少偏颇体质发生的可能性。为通过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来调理中医体质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达到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目的。

著录项

  • 作者

    黄颖;

  •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仁;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中医体质; 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