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前列腺癌间质标记物筛选及MYL9表达的临床研究
【6h】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前列腺癌间质标记物筛选及MYL9表达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1.1 前列腺的解剖及细胞组成

1.2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1.3 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4 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1.5 前列腺癌的随访与生化复发

1.6 前列腺癌反应性间质与前列腺癌的进展

1.7 上皮间质转化与前列腺癌

1.8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前列腺癌间质标记物筛选

1 组织来源和临床资料

2 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库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第二章 MYL9在前列腺癌表达的临床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结果

4 讨论

本实验揭示的原理

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声明

统计学审核证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望能发现前列腺癌间质特异性标记物,为前列腺癌上皮-间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前列腺患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间质靶标。
  研究材料:
  1:用于蛋白质组学检测的4例前列腺癌及配对癌旁前列腺组织来源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并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前列腺癌病人,患者年龄介乎于54至70岁,均属于T2NOMO分期。用于Western Blot检测的20例前列腺癌及配对癌旁前列腺冰冻组织取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至2013年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标本,患者年龄介乎于56-68岁(平均61.31±5.65岁)。用于RT-qPCR的40对前列腺癌及良性癌旁石蜡组织受赠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病理实验室组织库,这些标本是2012年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前列腺组织,患者年龄介乎于58-83岁(平均67.10±6.95),其中高分化前列腺癌12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13例。
  2:含有99例前列腺癌和81例良性前列腺组织样本的组织芯片购买于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t No: HPro-Ade180PG-01)。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70.71±7.99岁,其中血清PSA≥4nmol/ ml的有87例、 Gleason≥8的有28例。
  3.Taylor数据库包含149例原发性前列腺癌及29例良性癌旁组织样本的mRNAs水平及详细临床病理资料。
  本研究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用组织样本的处理均符合伦理及法律法规。所有标本获取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研究方法:
  1:收集4例新鲜前列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样本并冰冻保存,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较纯的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提取并纯化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的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凝胶扫描成像分析以获得各蛋白质含量的数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倍数高于2)。再通过凝胶染色→差异蛋白质点切割→胶内酶解→质谱分析明确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种类。
  2:利用人类蛋白质图集数据库http://www.proteinatlas.org(HPA)、http://www.pantherdb.org数据库及http://www.string-db.org数据库,对蛋白质组学发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聚类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出前列腺癌间质基因。
  3:选取前列腺癌差异表达最明显的间质基因,通过RT-qQPCR检测其在40对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在20对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情况。
  4:对大样本前列腺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分,检测所选取的间质基因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模式,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PSA、Cleason评分、临床病理分期和疾病转移的关系。
  5:利用Taylor数据库分析间质基因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和总体生存率的关系,并分析该基因与上皮间质转化标记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相关性,研究其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配对计量资料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配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前列腺癌不同间质比例组间基因免疫组化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候选间质基因与E-cadherin等其他前列腺癌上皮间质指标的表达量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存分析第一终点事件是生化复发,第二终点事件是患者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研究间质基因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和总体生存率的影响。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前列腺癌间质基因表达与生化复发及死亡的风险比,研究间质基因能否作为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统计结果P值小于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蛋白质组学检测4对前列腺癌和对应癌旁组织的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双向凝胶电泳及凝胶扫描成像分析,发现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倍数大于2的蛋白质点共有155个,其中66个蛋白点明显下调,89个蛋白点明显上调。通过凝胶染色,切取差异蛋白点进行胶内酶解及质谱分析,共鉴定出66个蛋白质,其中40个呈上调表达,26个呈下调表达,其中MMC2上调表达最明显(Average Ratio:4.29;P=0.023),MYL9下调表达最明显(Average Ratio:-5.67;P=0.008)。
  2:通过HPA数据库对蛋白组学所鉴定的66个前列腺癌差异表达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检索分析,发现主要在前列腺癌间质中表达而癌细胞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的间质基因14个,其中MYL9、LPP、CKB、GSTM2、GSTP1、DPYSL3、ACTC1、GSTM3、PRPH呈下调表达,FGB、ACY1、VCL、HSPB1、MSN呈上调表达。
  3:进一步通过 http://www.pantherdb.org数据库和http://www.string db.or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及基因关联分析,发现14个间质基因参与细胞粘附结合、细胞免疫、细胞代谢等功能,并涉及VEGF、Wnt等信号通路的调控,间质基因相互关联不明显。我们选取在前列腺癌中差异下调表达最明显的MYL9进一步研究其在前列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
  4:RT-qPCR检测MYL9在40对前列腺癌及对应的癌旁良性组织石蜡样本中的mRNA差异表达情况。发现MYL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30±0.63,显著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91±0.70(P<0.001),提示MYL9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与蛋白组学发现结果相符。
  5:Western Blot检测MYL9在20对前列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显示MYL9表达量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前列腺癌=0.23±0.08,癌旁=0.73±0.06,P<0.001)。
  6:大样本前列腺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YL9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组织中均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在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前列腺癌细胞呈阴性表达。MYL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良性癌旁组织(IRS:PCa=3.36±1.58 vs.Benign=4.85±1.02,P<0.001)。MYL9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0.550,P<0.001)。
  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YL9表达量与前列腺癌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表现为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12),前列腺癌间质中MYL9表达水平越高,则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越高。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MYL9是一个能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HR=0.53,95%CI:0.30~0.74)和死亡(HR=0.06,95%CI:0.01~0.45)的独立影响因素。
  8:MYL9与上皮间质转化及间质标记性蛋白E-cadherin、Vimentin、TGF-β1和a-SMA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MYL9表达与E-cadherin呈显著相关(r=0.949,P<0.001),与a-SMA、TGF-β1及Vimentin也有相关性(r=0.301,P=0.014; r=0.360,P<0.001; r=0.336,P<0.001)。提示前列腺癌间质中MYL9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间质重构有关。
  研究结论:
  1、蛋白质组学发现前列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有效筛选前列腺癌间质生物标记物,为研究前列腺癌间质成分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
  2、MYL9在前列腺癌间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良性癌旁组织,其下调表达参与前列腺癌的形成及进展。
  3、前列腺癌组织MYL9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根据MYL9表达水平可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4、MYL9可以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的一个独立指标,并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间质靶标。
  5、前列腺癌间质MYL9下调表达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前列腺癌间质重构,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