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依据组胺及白三烯临床及实验相结合的变应性鼻炎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
【6h】

依据组胺及白三烯临床及实验相结合的变应性鼻炎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鼻部症状与体内组胺及白三烯D4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 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粘膜中组胺H1受体及白三烯(Cys1T1)受体表达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 变应性鼻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的个体化治疗疗效分析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学伦理审查表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将组胺及白三烯(Cys-LT)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合在变应性鼻炎临床分型及个性化治疗模式选择的作用及意义。依据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主要症状表现、结合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过敏反应主要介质组胺和白三烯D4含量检测对AR进行临床分组,设计多种治疗组合模式,观测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改善、组胺及白三烯D4含量改变、组胺H1受体及白三烯D4(CysLT1)受体基因表达变化情况,同时探究最优治疗组合模式,为变应性鼻炎个体化治疗开拓新领域打下基础。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就诊变应性鼻炎(AR)患者,结合其临床主要症状及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组胺及白三烯含量测定综合评估后,分为喷嚏组、鼻塞组及混合组三个症状组,每组又分为以下四个处理组:喷嚏组分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组;鼻塞组分孟鲁司特钠、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混合组分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及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各组统一治疗2周、4周及8周后采用鼻腔总症状及单项症状的VAS评分、症状评分的下降指数(Reducing Index,RI)及组胺和白三烯含量变化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治疗前后组胺H1受体及白三烯D4(CysLT1)受体的mRNA及蛋白表达。
  实验数据用(x)±S表示,用SPSS19.0版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AR患者外周血、鼻分泌物中组胺及LTD4含量与健康对照组间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一症状喷嚏、鼻塞评分与外周血、鼻分泌物中组胺及LTD4含量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AR患者鼻部单一症状积分(喷嚏、鼻塞)与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组胺及LTD4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AR患者喷嚏积分为5.58±2.59,和外周血及鼻分泌物组胺含量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9、0.78,P均<0.05),和外周血及鼻分泌物LTD4含量间无相关性(r=-0.22、-0.18,P均<0.05); AR患者鼻塞积分5.34±2.36,和外周血及鼻分泌物LTD4含量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4、0.72,P均<0.05),但和外周血鼻分泌物组胺含量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0.01、0.00,P均<0.05)。
  2.AR患者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组胺及白三烯相关性分析
  AR患者外周血中组胺含量为8.39±4.07ng/ml,鼻分泌物中组胺含量为5.06±2.47 ng/ml,两者呈高度相关关系(r=0.99,P<0.001); AR患者外周血中LTD4含量为0.356±0.155 ng/ml,鼻分泌物中LTD4含量为0.215±0.092 ng/ml,两者也呈高度相关关系(r=0.98,P<0.001)。
  3.AR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组胺H1及CysLT1受体mRN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变化情况。
  治疗前组胺H1受体mRNA含量与治疗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ysLT1受体mRNA含量与治疗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AR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组胺H1及CysLT1受体蛋白变化情况
  治疗前组胺H1受体蛋白含量与治疗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ysLT1受体蛋白含量与治疗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AR三症状组治疗2周后、4周后、8周后鼻部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比较结果
  喷嚏组中,治疗2周后,L+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组(P<0.05),与M+J组、L+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组和M+J组(P<0.05);治疗4周后,L+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组和M+J组(P均<0.05),与L+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组和M+J组(P均<0.05);治疗8周后,L+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组和M+J组(P均<0.05),与L+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组和M+J组(P均<0.05)。
  鼻塞组中,治疗2周后,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M组和L+J组(P均<0.05),与L+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M组和M+J组(P<0.05);M组与L+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M组和L+J组(P均<0.05),与L+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M组和M+J组(P<0.05);M组与L+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M组和L+J组(P均<0.05),与L+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M组和L+J组(P均<0.05);M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J组(P<0.05)。
  混合组中,治疗2周后,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M组、L+J组和M+J组(P均<0.05);L+J组与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M组(P均<0.05);治疗4周后,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M组、L+J组和M+J组(P均<0.05); L+J组与M+J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M组(P均<0.05)。治疗8周后,L+M+J组的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L+M组、L+J组和M+J组(P均<0.05);L+M组、L+J组和M+J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6.AR三症状组治疗4周后鼻部单项症状(喷嚏、鼻塞)、外周血和鼻分泌物中组胺及LTD4含量下降指数(RI)比较结果
  喷嚏组中,L+J组与L+M+J组的喷嚏症状RI、外周血组胺RI及鼻分泌物组胺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M+J组与L+M+J组的鼻塞症状RI、外周血LTD4 RI及鼻分泌物LTD4 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
  鼻塞组中,L+J组与L+M+J组的喷嚏症状RI、外周血组胺RI及鼻分泌物组胺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M+J组与L+M+J组的鼻塞症状RI、外周血LTD4 RI及鼻分泌物LTD4 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
  混合组中,L+J组与L+M+J组的喷嚏症状RI、外周血组胺RI及鼻分泌物组胺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M+J组与L+M+J组的鼻塞症状RI、外周血LTD4 RI及鼻分泌物LTD4 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01)。
  结论:1.喷嚏组、鼻塞组及混合组三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喷嚏症状积分和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组胺含量呈正相关,三组中鼻塞症状积分和外周血及鼻分泌物中白三烯D4含量呈正相关;
  2.以喷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三药联用的疗效最佳,且二者疗效相当;以鼻塞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塞组中,使用孟鲁司特+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组和三药联用的疗效最佳,且二者疗效相当;两种症状均表现严重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三药联用疗效最佳。各组治疗后组胺H1和CysLT1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
  采用组胺及白三烯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结合其实验室检测能较客观、准确的对变应性鼻炎进行临床分型,针对分型采取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即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又符合医疗卫生经济学的要求。

著录项

  • 作者

    张鑫雨;

  •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 学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文忠;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65.210.5;
  •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组胺; 白三烯; 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