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小气道改变及其对吸入剂的治疗反应评价
【6h】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小气道改变及其对吸入剂的治疗反应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结构和功能评价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对吸入剂的治疗反应评价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组织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炎症反应的增加。小气道疾病(SAD)和肺实质的破坏(肺气肿)是慢阻肺重要的发病机制,也是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了解小气道结构和功能变化,对于分析慢阻肺的严重程度、了解疾病进展、评价治疗疗效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肺通气功能检查(PFT)是诊断慢阻肺并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ICS/LABA)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均有重要意义。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治疗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气体限闭,但其对气道阻力和气道、肺组织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同时也很少有研究比较其与传统治疗药物的疗效差异。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结构和功能评价
  目的:
  分析小气道改变在慢阻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高分辨率CT和脉冲振荡在慢阻肺小气道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慢阻肺组),均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关于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它呼吸道急慢性疾病者。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要求经查体、近期胸片和肺通气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结果:
  1.入选慢阻肺患者132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67.9±9.7)岁。根据2013版慢阻肺全球防治策略(GOLD)对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GOLD1级28例,GOLD2级42例,GOLD3级42例,GOLD4级20例。对照组92名,其中男性78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65.49±9.8)岁。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方面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慢阻肺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比较:慢阻肺组FEV1%pred和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小气道指标FEF25%-75%pred、FEF50%pred、FEF75%pred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组Z5、R5、Fres、R5-R20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慢阻肺患者X5绝对值增大(P<0.01),两组间R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54)。
  3.慢阻肺GOLD1~4级患者IOS指标比较:慢阻肺患者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GOLD1~4级),Z5、R5、Fres、R5-R20均逐渐增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X5绝对值随阻塞程度加重逐渐增大(P<0.01),但中心气道阻力指标R20的变化不明显(P=0.662)。
  4.慢阻肺组IOS与PFT指标相关性分析:Z5、R5、Fres、R5-R20与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均存在负相关(P<0.01)。X5与FEV1%pred、FEV1/FVC、FEF25%-75%pred、FEF50%pred等指标存在正相关(P<0.01)。Fres与通气功能各指标FVC、FEV1、FEV1%pred、FEV1/FVC、FEF25%-75%pred、FEF50%pred的相关性均较强,且与FEV1相关性最强(r=-0.715,P<0.01)。R5-R20与FEV1%pred、FEF25%-75%pred、FEF50%pred也有较强的相关性(P<0.01)。
  5.IOS指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以132名慢阻肺患者和92名健康对照组为分析人群建立ROC曲线。以IOS各指标各临界点对应的敏感度(Sensitivity)为纵坐标,以误判率(1-specificity)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6.HRCT结果分析:慢阻肺组GOLD1~4级HRCT测定指标分析结果:WT:(1.39±0.20) mm; BWT:(4.09±0.76)mm; WT/BWT:(35.1±7.31)%; LAA%:(7.14%±8.49)%。WT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增加,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气流受限程度增加,WT/BWT逐渐增大(F=4.859,P<0.01),LAA%亦增大(F=9.792,P<0.01)。
  结论:
  1.慢阻肺患者小气道管壁增厚,气道阻力增加,其增加程度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2.脉冲振荡检查可较准确地测定小气道阻力,反映小气道功能,并对慢阻肺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高分辨率CT图像直观,可定性定量分析气道和肺组织结构改变,并反映疾病的病理基础和严重程度。
  4.HRCT和IOS与肺通气检查结果相关,可更全面评估小气道结构和功能改变,对慢阻肺的早期诊断和综合评估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对吸入剂的治疗反应评价
  目的:
  了解ICS/LABA联合治疗对慢阻肺患者小气道的影响,探讨HRCT和IOS在慢阻肺吸入剂治疗中的评价价值,比较两种吸入治疗药物(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疗效。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以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符合条件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经2周的洗脱期之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以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100/6ug,2吸/次,2/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ug,2吸/次,2/日)治疗3月。于入组时、2周后(洗脱期结束时)、治疗1月、治疗3月对受试者进行共4次随访。每次随访时行脉冲振荡、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并完成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圣乔治调查问卷(SGRQ)。第2、4次随诊时完成HRCT。评价2组治疗后小气道气道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差异,比较2组疗效。
  结果:
  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42例,其中,2例患者在洗脱期失访,共有40例慢阻肺患者进入随机分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分别接受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每组20例患者。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通气功能指标FVC%pred、FEV1%pred、FEV1/FVC、DLCO%pred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无差别(P>0.05)。
  2.症状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治疗3月后,患者的症状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圣乔治调查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各指标治疗前后改变量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两种药物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VC%pred、FEV1、FEV1%pred、FEV1/FVC等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治疗后气道阻力指标Z5、R5、R20、R5-R20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Fre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X5绝对值较治疗前减小(P<0.01)。FVC、FEV1、Z5、R5、X5等指标治疗前后改变量在两个药物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组治疗前后R5-R20、Fres改变量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更大,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06,0.766)。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组治疗后DLCO%pred较治疗前增加(P<0.01),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治疗后DLCO%pred无明显改变(P=0.152)。
  4.HRCT检查结果分析:治疗前LAA%与m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5,0.601,0.596(P<0.01)。同时,LAA%与FEV1%pred、DLCO%pred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708,-0.664,P<0.01)。两组治疗前WT、BWT、WT/BWT及LAA%均无差别(P>0.05)。尽管两种药物治疗后WT、WT/BWT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治疗前后LAA%均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
  1.ICS/LABA吸入治疗可降低慢阻肺患者小气道阻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呼吸困难症状。
  2.IOS气道阻力指标较肺通气功能指标更敏感,能更好地评价慢阻肺患者吸入治疗的疗效。
  3.较小剂量的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的疗效并不亚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4.HRCT对于吸入治疗疗效的评价作用及小颗粒药物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对慢阻肺的治疗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