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巴胺共混聚乙烯亚胺并接枝肝素对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小血管表面改性的研究
【6h】

多巴胺共混聚乙烯亚胺并接枝肝素对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小血管表面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肝素在人工血管表面的应用

3 多巴胺自聚简介

4 聚乙烯亚胺概述

5 论文选题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巴胺共混聚乙烯亚胺接枝肝素改性膨体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及表征

2.1 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后的复合人工小血管的生物功能评价

3.1 材料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精神压力的增加,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长。总体上看,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根据最新的心血管病报告,我国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解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术式,我国CABG手术量正逐年递增。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桥血管的选择一直是热点问题。自体血管虽然是理想的血管材料,但是取材有限,而且对机体副损伤大,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目前小口径人工血管(内径≤6mm)的生物相容性较差,植入体内容易形成血栓,仍然无法应用于临床。肝素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抗凝物质,如何将其长时间固定在人工血管表面发挥抗凝作用一直是人工小血管表面改性的研究热点。
  目的:
  1、制备多巴胺共混聚乙烯亚胺并接枝肝素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小血管
  2、探讨多巴胺共混聚乙烯亚胺接枝肝素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小血管体外抗凝效果及稳定性
  方法:
  1、氧气等离子体预处理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小血管;
  2、多巴胺共混聚乙烯亚胺处理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小血管并进行表征;
  3、将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处理后的人工小血管接枝肝素,并进行表征;
  4、体外实验:对复合血管及未改性血管分别进行血小板黏附、复钙实验、冲刷实验,评价抗凝性能及稳定性。
  结果与讨论:
  1、在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处理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提示出现N峰,N峰为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特有,同时C峰的变化也支持多巴胺及聚乙烯亚胺修饰成功。在二次接枝肝素后的XPS结果中,出现了肝素特有的S峰,同时碳、氧峰也出现了改变,这也确定了肝素成功接枝在人工小血管表面。
  2、在体外研究中,改性组的复合血管表面血小板黏附较少,而未改性组明显较多,这表明复合血管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性能。复钙实验中,未改性组复钙时间维持在8分钟到10分钟,而复合血管组有一例复钙时间为42min36s左右,其余5组在试验所进行的1小时内均未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这与血小板黏附结果相符合,表明复合血管具有良好的抗凝性。在冲刷实验中,复合血管经过PBS溶液1月的震荡冲刷,XPS结果提示改性物质固定良好,可以认为此方法接枝的肝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