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
【6h】

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信号传递理论

第3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3.1 五个研究假设

3.1.1 内部控制评估工作

3.1.2 独立董事比例

3.1.3 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

3.1.4 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措施

3.1.5 内部控制的“三性”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3.2.1 被解释变量

3.2.2 解释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2.4 数据来源

3.3 回归模型的建立

3.4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3.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相关性分析

3.5 实证结果分析

3.5.1 控制变量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

3.5.2 解释变量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

第4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4.2政策建议

4.2.1 制定并颁布统一的内部控制准则

4.2.2 规范表达形式及内容

4.2.3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4.2.4 建立恰当的惩罚制度

4.2.5 完善涵盖各类业务的内控信息系统

4.2.6 优化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相继发生,暴露了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许多不足。美国于2002年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新巴塞尔协议也要求银行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以便于市场对金融系统安全性的监督。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因此,研究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信用风险间的关系,对我国银行的风险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和鉴证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赋予定量的评价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评估工作的具体过程,披露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措施、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完整性、有效性”以及提高独立董事比例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其中披露内控缺陷及改进措施对降低风险的作用并不明显,说明我国上市银行关于内控缺陷的披露过于形式化,在整改完善内控方面的能力还需加强。根据实证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