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L县地方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EM模型
【6h】

L县地方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EM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理论背景

1.1.2实践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1.3.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研究目的

1.5主要研究内容

1.6主要研究方法

1.7可能创新之处

2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雾霾治理政策

2.1.2政策执行力

2.2经典政策执行力模型

2.3本章小结

3 L县雾霾治理政策的构成及执行概况

3.1 L县雾霾治理政策构成

3.2.2 L县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工具与方式

3.2.3 L县雾霾治理政策执行成效与不足

3.3本章小结

4研究设计

4.1 研究变量及其操作化定义

4.2概念模型的建立

4.3研究假设的提出

4.4问卷设计与检验

4.4.1调查问卷设计

4.4.2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4.4.3正式问卷的形成

4.4.4正式问卷发放与回收

5 实证分析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L县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模型设计、拟合、修正和检验

5.2.1模型设计

5.2.2模型拟合

5.2.3模型修正

5.2.4模型检验

5.3结果与讨论

5.3.1五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5.3.2沟通与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5.3.3资源与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5.3.4执行者偏好与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5.3.5组织结构与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5.3.6政策执行力与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6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6.1研究结论

6.1.1雾霾治理政策政府执行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6.1.2 资源对雾霾治理政策政府执行力影响作用较大

6.1.3沟通与资源的相互作用影响雾霾治理政策的有效执行

6.1.4执行者偏好与组织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雾霾治理政策有效执行

6.2实践启示

6.2.1完善生态问责制度,加强执行监督管理

6.2.2提高执行主体的素养

6.2.3整合利用资源,联动周边区域

6.2.4完善政策内容及针对性

6.3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但是经济发展的背后却是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尤其是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由于和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先污染后治理,中国也不得不走上了这样的经济发展之路。在针对雾霾问题进行分析后可知,作为雾霾治理的主体——政府责无旁贷,因而如何提高政府雾霾政策执行力成为政府和学界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大量研究相关文献,将Edwards模型的指标体系当成研究基础,并借鉴其他经典政策执行力模型里面的相关变量,再将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新的地方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做出五个大假设:(1)沟通与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存在正相关关系。(2)资源与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存在正相关关系。(3)执行者偏好和政府治理雾霾政策执行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组织结构与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5)组织结构、沟通、资源及执行者偏好之间显著相关。 经过问卷发放和收回采集数据,借助SPSS19.0统计工具,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利用统计工具AMOS17.0构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得出沟通、资源、执行者偏好、组织结构、和L县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四个观测变量之间影响显著,即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五大假设。在文章的结尾,通过分析与总结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笔者针对提高地方政府雾霾治理政策执行力提出了几点建议:(1)建立健全生态问责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力度。(2)提高执行者主体的素养。(3)整合利用资源,联动周边区域。(4)完善政策内容及针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