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媒介批评视域下的“网络孤独症”现象研究
【6h】

媒介批评视域下的“网络孤独症”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研究缘起

2文献综述

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数字化生存与“网络孤独症”

1.1概念的提出——网络孤独症

1.2 网媒使用习惯与孤独感的相关性探究

1.3网络依赖——行走的土豆人

2 “网络孤独症”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

2.1现代性的后果——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陌生人社会

2.2社会原子化危机——离散的社群与孤独的个体

2.3网络消费主义与“网络孤独症”

3 “网络孤独症”的成因分析

3.1网络游戏与“网络孤独症”

3.2网络社交与“网络孤独症”

4“网络孤独症”现象的理性审视

4.1“地球村”上的孤独村民——容器人的“精神真空”

4.2网络依存症、自我迷失与“情感漂移”

5反思与展望:赛博空间巴别塔的重建

5.1自由之旅还是奴役之路——技术悖论所折射的异化危机

5.2媒介与人:数字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处理与网络媒介的关系?

结语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深度访谈实录

展开▼

摘要

“网络孤独症”与“网络依赖症”相伴相生,同属网络时代不容忽视的心理危机。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过程中,旨在降低人际沟通物理成本的网络却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某些网瘾者更是出现了对现实社交无所适从,情感日趋冷漠,内心日趋封闭的“网络孤独症”倾向。
  本文从媒介批评的视角来探析“网络孤独症”现象,旨在从学理层面深入分析该现象。首先,本文将梳理“网络孤独症”的概念及表现,然后从社会背景及消费文化方面分析“网络孤独症”现象产生并蔓延的宏观原因。
  其次,从微观层面分析网民对网络媒体的使用动机及沉溺原因,探究网络的心理激励机制及与孤独感的关系。采取深度访谈法和理论分析法对网民上网行为和心理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网络游戏的诱人之处在于其技术特点和所能带来的造梦快感,玩家通过角色扮演能实现自我的虚拟重构和现实失落的心理代偿,但网络游戏成瘾也会带来人格异化的恶果;网络社交实质是一种身体缺席的符号社交,其中存在的独白式、炫耀式、快餐式社交等现象,将使网民走向另一种孤独。
  最后,对“网络孤独症”现象予以理性批判,提出互联网发展的技术悖论及其所折射的异化危机,并对数字时代我们该如何处理与网络的关系进行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