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及其应对
【6h】

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及其应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研究方法

1.3.2创新点

2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概述

2.1 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概念与行为类型

2.1.1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概念

2.1.2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行为类型

2.2网络型寻衅滋事罪与口袋罪的关系

2.2.1 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因袭了口袋罪基因

2.2.2 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呈现出新的口袋化倾向

2.3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危害

2.3.1抵牾罪刑法定原则

2.3.2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3.3违背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3.4背离了刑法谦抑性精神

3 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成因

3.1 规范本身层面的原因

3.1.1法益设定不明

3.1.2行为方式表述模糊

3.1.3定罪标准过于宽泛

3.2司法实践层面的原因

3.2.1追责思路固化

3.2.1秩序中心主义立场影响

3.2.3法官考核指标不合理

3.3历史遗留层面的原因

3.3.1人权保障理念淡化

3.3.2立法质量把控不严

4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应对路径

4.1 规范本身层面

4.1.1明晰法益范畴

4.1.2明确行为方式

4.1.3细化定罪标准

4.2司法实践层面

4.2.1转变追责思路

4.2.2摒弃秩序中心主义立场

4.2.3优化法官考核指标

4.3历史遗留层面

4.3.1树立人权保障理念

4.3.2严把立法质量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渗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网络犯罪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异化的态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冲击了刑法规范的适用。近些年来,不断出现利用网络空间造谣生事的事件,主要表现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捏造并散布虚假言论,煽动公众情绪,对社会秩序注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秩序,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由此将辱骂、恐吓型与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型两种网络型寻衅滋事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畴。尽管如此,本罪条文设计较为模糊,导致本罪产生了法益设定不明、行为方式表述模糊、定罪标准过于宽泛的问题,再加上司法随意性适用以及历史遗留因素影响,本罪口袋化特征日益明显。鉴于此,本文立足规范本身、司法操作以及历史遗留层面,对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问题作出了深入研究。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整体行文沿着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概述到本罪口袋化成因,再到本罪口袋化应对路径的思路进行,概括而言,本文大致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结合我国相关立法与解释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意义,而后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表明了本文研究方法,描述了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的内容是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概述。本部分界定了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概念,分辱骂、恐吓型与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型叙述了本罪的行为类型,分析了本罪与口袋罪之间的关系,表明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因袭了口袋罪基因,并逐渐呈现出新的口袋化倾向,最后从抵牾罪刑法定原则、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违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及背离刑法谦抑性精神四个层面阐述了本罪口袋化的危害。 第三部分的内容是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成因。对此,主要从规范本身层面、司法实践层面以及历史遗留层面进行分析,其中规范本身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法益设定不明、行为方式描述模糊、定罪标准过于宽泛,司法实践层面因素主要包括追责思路固化、秩序中心主义立场影响、法官考核指标不合理,历史遗留层面因素主要包括人权保障理念淡化、立法质量把控不严。 第四部分的内容是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应对路径,从规范本身层面、司法实践层面以及历史遗留层面提出了完善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口袋化的对策,其中规范本身层面应明晰法益范畴、明确行为方式、细化定罪标准,司法实践层面应转变追责思路、摒弃秩序中心主义立场、优化行政化考核指标,在历史遗留层面应树立人权保障理念、严把立法质量关。

著录项

  • 作者

    张融鑫;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忠胜;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刑法;中国法律;
  • 关键词

    网络型; 寻衅滋事罪; 口袋;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4:5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