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微信熟人关系圈的自我呈现探析
【6h】

基于微信熟人关系圈的自我呈现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考核形式的说明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说明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

第三章 微信表演:强连接社交下的自我展示

第一节 基于熟人关系圈的舞台

第二节 基于现实自我的理想化

第四章 朋友圈:在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身份中互动

第一节 随处可见的剧班

第二节 “点赞”:有关乖巧的乖巧

第三节 习惯“潜水”的不协调角色

第五章 假面具被揭开后的表演崩溃

第一节 更为谨慎的表达控制

第二节 由屏蔽功能带来的观众隔离

第三节 由表演崩溃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用手机上网的人数高达5.57亿。而据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的用户已经占比55.2%。可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交的时空概念、氛围和方式。在微信这一基于“熟人链接”的虚拟情境下,用户建构、呈现自我的方式也显示出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
  在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看来,人生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为了呈现被观众接受的形象而竭力表演。那么微信舞台与传统舞台有何不同?面对亲朋好友的集体“在场”,用户的角色扮演有哪些新形式?微信中的表演策略对用户的日常生活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以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为研究视角,以虚拟民族志、文本分析、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拟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通过研究发现,“强连带”的微信舞台,使用户对自我理想化的建构大多基于现实,由距离带来的神秘感也化为乌有;在与好友的互动中,传统道德束缚在微信场域持续延伸,用“点赞”来表示赞美、关注对方的方式颇受欢迎;同时,微信“线上”、“线下”的表演互相渗透,“屏蔽”功能给用户隔离垃圾信息和不受欢迎的观众带来很大便利,而一旦表演崩溃,演员将在现实生活中付出沉重代价。由此,在前人关于微博、匿名社区等“弱连带”情境下自我呈现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挖掘了传统自我呈现理论在移动社交时代的新意,并为微信用户行为的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