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创新系统视角下的中国研发悖论研究——基于2000-2013年省份面板数据
【6h】

区域创新系统视角下的中国研发悖论研究——基于2000-2013年省份面板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研究难点与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创新系统

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3 最优研发投资规模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论

3 机理分析

3.1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3.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整合

4 研究方法与数据

4.1 实证模型的构造

4.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5 实证分析

5.1 面板回归模型

5.2 面板门槛模型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论文结论

6.2 政策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0-2013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5.5%,同期R&D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21.97%。2001-2010年,我国GDP增长的R&D投入弹性(GDP增长率/R&D投入增长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之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这种R&D投入与其边际经济产出的非匹配现象,被称为研发悖论。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区域创新系统下,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研发悖论的背后成因和形成机制提供一种研究视角。本文首次用 R&D投入库兹涅茨曲线(R&D Expenditure Curve,REC)来描述经济增长水平与R&D投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作为描述研发悖论的一种工具。该曲线的成因之一是,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不高,导致R&D投入的边际产出降低;成因之二是,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过度的R&D投入会对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侵蚀效应,导致R&D投入的边际产出降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引擎,所以本文在区域创新系统的框架背景下,选用2000-2013年中国省级区划面板数据,整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测算中国东中西部区域R&D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建立最优研发强度面板门槛模型,估算各区域最优研发投资强度。
  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R&D存量的产出效率为负,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研发悖论的事实。中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最高,而东部区域次之,西部区域最低。目前全国范围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优研发强度在3%左右,东部区域在11.4%左右,中部区域在3.4%左右,西部区域在1.5%左右。
  关于如何超越研发悖论,一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我国研发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设计激励型的制度和营造创新导向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R&D投入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效应,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产出,缓解技术进步带来的侵蚀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