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基于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的案例分析
【6h】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基于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和分类

2.2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

3案例介绍

3.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2华夏银行及其个人理财业务介绍

3.3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介绍

4 案例分析

4.1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

4.2 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发生的理论机制分析

4.3 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发生的现实原因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我国的理财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与理财市场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尤其是操作风险的防范方面,成为我国理财市场发展的隐患。从“中诚信托”事件,到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再到长沙博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理财产品的兑付危机事件,近年来,此类事件接连发生,大都与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把控不严密切相关,这给我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基于这种考虑,本文以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理财业务和操作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事件涉及的相关概念以及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和总结。其次对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华夏银行及华夏银行“兑付门”事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该事件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对这一事件发生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理论上,由于事件涉及的三方利益主体,监管者、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容易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得出,该事件的发生与银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成本,事件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以及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再次,进一步将研究视角扩展到整个理财市场,结合我国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该事件发生的现实原因,研究结论显示,造成该事件的现实原因主要来自银行的风险内控不足,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银行、监管者和投资者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提出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