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源CT双能量碘图对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研究
【6h】

双源CT双能量碘图对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仪器设备及软件

1.3检查方法

1.4图像评估

1.5 ROI的选择

1.6统计学处理

2.结 果

2.1不同成像方法检出TACE术后病灶的结果

2.2.双源双能量碘图与常规CT诊断效能的比较结果

2.3 双源CT双能量碘图与常规CT的ROC比较结果

2.4 IC和NIC两种指标的分析结果

3.讨 论

3.1 肝脏的血供特点

3.2 TACE术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3.3双源CT双能量碘图在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4.结 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图及简要说明

综述: TACE术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影像学评价

英文缩略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 CT双能量碘图对肝细胞癌(HCC)肝动脉栓塞术(TACE)后残留活性病灶的检出效能以及双源CT双能量碘图碘浓度值(IC)和标准碘浓度值(NIC)在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行TACE术后行第二代双源CT(Siemense Somatom Dedinition Flash,Germany)检查的45例HCC患者的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双能量碘图组)和B组(常规CT组),并按肝动脉栓塞术后碘油沉积面积大小分为三型病灶。I型:碘油沉积面积>60%;II型:碘油沉积面积占病灶面积20%~60%;III型:碘油沉积面积<病灶面积的20%。将收集到的病例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别比较双源CT双能量碘图与常规CT对残留活性病灶的诊断效能。此外,通过测量双源CT双能量IC值和NIC值判断HCC患者TACE术后残留活性病灶的活度,以期能为HCC患者TACE术后判断治疗效果及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结果:1、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双源CT双能量碘图在HCC患者TACE术后残留活性病灶检测中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常规增强CT(P<0.05)。2、阳性病灶双源CT双能量碘图IC值和NIC值分别与同层正常肝组织IC值和NIC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
  1、HCC患者TACE术后双源CT双能量碘图对比传统常规CT图像在消除栓塞区碘油伪影及检测残留活性病灶的能力明显优于常规CT。
  2、双源CT双能量碘图肝组织IC值和NIC值作为判断HCC患者TACE术后残留活性病灶的活性程度的指标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