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仙灵骨葆方中三个主要活性成分的在体肠吸收特征研究
【6h】

仙灵骨葆方中三个主要活性成分的在体肠吸收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

前言

1.1 中药复方特点及其肠吸收研究的重要性

1.2在体单向肠灌流技术及其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1.3复方仙灵骨葆研究概述

1.4 本课题的立项依据

1.5 研究内容

1.6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仙灵骨葆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小肠吸收特征初步研究

2.1 色谱条件及灌流液的配制

2.2 仙灵骨葆在体肠吸收实验条件考察

2.3 仙灵骨葆在体肠吸收实验方法

2.4 仙灵骨葆在体肠吸收实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仙灵骨葆三个入血活性成分的在体肠吸收定量方法的建立

3.1 在体肠吸收定量成分的选择

3.2 实验条件

3.3肠吸收定量方法考察

3.4肠吸收定量方法考察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个入血活性成分在复方仙灵骨葆、阴性复方、单味药和单体中的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4.1 各组别的样本制备

4.2 各组别的肠吸收研究实验方法

4.3 各组别的肠吸收动力学实验结果

4.4 各组别的肠吸收动力学参数对比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部分

5.1 仪器与试剂

5.2各组别样本的实验室制备

5.3各组别样本的肠灌流液配制

5.4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仙灵骨葆是由淫羊藿、补骨脂、续断、知母、丹参和地黄六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且疗效显著。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首先,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技术开展了复方仙灵骨葆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肠吸收特征初步研究,根据各成分的肠吸收参数值,选择三个在小肠段消除率高且入血的活性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淫羊藿苷做为指标成分,开展指标成分在复方仙灵骨葆、缺地黄阴性复方(地黄对复方入血成分贡献最小)、单味药淫羊藿和补骨脂(对复方入血成分贡献最大的两个药味)以及单体的肠吸收动力学及差异研究。
  首先,对仙灵骨葆在体肠吸收研究的相关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和确认;对仙灵骨葆经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后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对照品指认,共指认十一个原型成分,大多来自淫羊藿和补骨脂两个药味的贡献;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峰面积变化较大的八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肠吸收特征的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以及丹酚酸B七个成分的消除率在13%到73%之间,提示这些化合物在小肠段可以不同程度地被消除,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淫羊藿苷是其中消除程度最大的三个主要活性成分,提示这三个成分可能是仙灵骨葆的潜在药效物质;淫羊藿次苷II在小肠段平均增加率高达78%,提示仙灵骨葆中一些成分可能在小肠段发生明显的代谢转化生成淫羊藿次苷II。
  基于上述研究,选择对于复方仙灵骨葆肠吸收贡献大的两个药味淫羊藿和补骨脂中的三个主要肠吸收和入血活性成分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作为考察指标,建立其在体肠吸收定量方法。采用UPLC-PDA技术,选择芒柄花黄素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2.1×50 mm,1.7μm),流速0.60 ml/min,柱温35℃,以乙腈-水(各含0.1%的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专属性良好,淫羊藿苷在0.18-120μg/mL、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0.50-60μg/m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各成分的定量下限的RE不大于9.0%,RSD不大于4.3%;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各成分的RE在-6.3%~5.8%,批内RSD不大于4.2%,批间RSD不大于6.9%,说明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提取回收率均在72.00%之上且较稳定,样品稳定性良好,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
  采用针对上述三个活性成分建立的定量方法,对复方仙灵骨葆、缺地黄的阴性复方、单味药(淫羊藿、补骨脂)、相关入血活性成分单体(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开展了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及差异研究。肠吸收特征参数的结果如下:在小肠主要吸收肠段,淫羊藿苷在单体、单味药、复方和阴性复方中的平均Ka值分别是0.1951 min-1、0.0768 min-1、0.1031 min-1和0.1132 min-1;平均Papp值分别是0.0693 cm/min、0.0090 cm/min、0.0137 cm/min和0.0143 cm/min;其平均Mab%值分别为87%、30%、41%和43%。补骨脂素在单体、单味药、复方和阴性复方中的平均Ka值分别是0.2139 min-1、0.1251 min-1、0.1359 min-1和0.1571 min-1;平均Papp值分别是0.0481 cm/min、0.0192 cm/min、0.0221 cm/min和0.0242 cm/min;其平均Mab%值分别为69%、46%、47%和48%。异补骨脂素在单体、单味药、复方和阴性复方中的平均Ka值分别是0.2106 min-1、0.1238 min-1、0.1343 min-1和0.1576 min-1;平均Papp值分别是0.0443 cm/min、0.0187 cm/min、0.0214 cm/min和0.0244 cm/min;其平均Mab%值分别为68%、45%、49%和48%。复方组与其他各组相比,三个指标成分的肠吸收参数上表现出一定差异,提示仙灵骨葆的药味配伍或成分间的协同作用可能导致了这种差异。复方仙灵骨葆和缺地黄阴性复方相比,三个指标成分的肠吸收特征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地黄未表现出对三个指标成分肠吸收方面的作用,但在主要吸收肠段的吸收曲线,复方比阴性复方更平缓,提示地黄作为佐使药可能具有促进药效成分平稳吸收的作用。在指标成分淫羊藿苷的吸收上,单体的平均Mab%高达87%(其中约有64%发生了代谢转换),而复方相比单体,其平均 Mab%只有41%,复方中的Ka和 Papp值显著减小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以上结果表明仙灵骨葆可以显著减缓单体淫羊藿苷在肠道迅速消除的现象,可能使淫羊藿苷在肠道的作用时间延长。复方仙灵骨葆相比于单味药淫羊藿,指标成分淫羊藿苷的Ka和Papp在十二指肠和回肠段有一定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复方相比于单味药其平均 Mab%增加10%,表明仙灵骨葆相比单味药抑制淫羊藿苷在肠道消除的作用减弱,这可能与复方的配伍有关。在指标成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吸收上,复方仙灵骨葆与单味药补骨脂相比未能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与单体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相比,肠吸收参数Ka和Papp具有较显著减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复方仙灵骨葆以及单味药补骨脂,由于含多种结构类型化合物,相比于单体,可能表现出了抑制小肠段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吸收。
  本论文对复方仙灵骨葆的肠吸收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揭示该复方潜在的药效成分及其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通过不同组别的肠吸收特征参数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复方的配伍或成分间协同作用对药效成分的肠吸收特征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为进一步理解仙灵骨葆的配伍提供一定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