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菖蒲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6h】

石菖蒲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石菖蒲的研究概况

1.2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

1.3石菖蒲药理活性研究

1.4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石菖蒲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2.1石菖蒲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分离

2.2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编号、名称和结构

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2.4单体化合物HPLC色谱峰指认

2.5 单体化合物活性结果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试剂

3.2 实验仪器

3.3 化合物活性测试方法

3.4 新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化合物核磁图谱

展开▼

摘要

石菖蒲是菖蒲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它的干燥根茎是中国著名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石菖蒲干燥根茎的水提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健忘、痴呆、癫痫、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石菖蒲具有降血糖、促进学习记忆、抗菌、抗抑郁和治疗癫痫等作用。 本文综合运用各种现代色谱学分离手段,对石菖蒲正丁醇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非手性色谱方法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5和16以对映异构体形式存在,通过手性色谱柱对它们进行了拆分,共得到了23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手段(UV、IR、MS、NMR)、计算ECD和改良的mosher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2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16)和1个生物碱(17)。其中新化合物有9个,即R-isoacorphenylpropanoid(1a)、(+)-S-isoacorphenylpropanoid(1b)、enantio-acoraminol A D(2a/3a/4a/5a)、acoraminol C D(4b/5b)和enantio-acorusin C(16a)。化合物1a/1b是首例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连有异丙基侧链的细辛醚生源苯丙素。 本研究通过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实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oxygen radic 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了22个单体化合物的抗老年痴呆、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均无显著的AChE抑制活性。除化合物3a没活性外,其他化合物均显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趣的是,化合物3a的对映异构体,化合物3b,显示出最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化合物13-15显示了不同程度的ORAC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总之,以上实验结果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理解中药石菖蒲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

著录项

  • 作者

    高恩;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药物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昊;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药学 ; 分析化学 ;
  • 关键词

    石菖蒲; 正丁醇部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