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三个村的比较分析
【6h】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三个村的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许多学者对农村低保政策是否达到政策预期进行了探究,他们得出的结论近乎一致,即农村低保政策对于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项全国性的政策在乡村社会的实践中发生了政策执行偏差。一些学者认为,农村低保政策的程序不民主、不公开,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以及农村低保政策保障对象的甄别标准模糊等导致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村干部将农村低保转化为村庄治理手段,村民之间的“小私逻辑”等是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前者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和制度方面寻找原因,虽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性,但它将非均衡的中国农村作为抽象的整体来观察,寻找的原因较为宏观,难以解释乡村社会中具体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问题,而后者虽然指出了参与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各主体方面的原因,却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框架。 农村低保政策是一项再分配政策,其执行过程必然涉及到村庄权力的运行,而村庄的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普通村民之间形成的权力互动会深刻地影响这项再分配政策的运行过程,从而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结果产生巨大影响。文章通过运用村庄权力结构理论的三层分析法,对具有不同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结果的村庄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村庄权力结构是如何影响农村低保政策结果的。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S村是不稳定但运作高效的外向型村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会出现“低保作为治理手段”的现象;Z村是高度不稳定且运作低效的外向型村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会出现平均分配的现象;T村是稳定且运作高效的内敛型村庄,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会产生符合政策规定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