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失犯中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研究
【6h】

过失犯中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目的

1.1.2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

1.3.1个案分析法

1.3.2文献分析法

1.3.3对比分析法

2.过失犯的归责难题

2.1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

2.1.1典型案例及归责惯用思路

2.1.2归责思路存在的问题

2.2.我国过失犯理论中的归责标准

2.2.1旧过失犯论的判断标准

2.2.2新过失犯论的判断标准

3.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在过失犯中的引入

3.1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的上位理论

3.1.1客观归责理论基本阐述

3.1.2 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基本内涵

3.2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功能

3.2.1弥补相当因果关系论的缺陷

3.2.2确定具体注意规范所保护的法益

3.2.3实现对因果关系的限缩

3.3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功能界限

3.3.1合义务替代行为的价值

3.3.2理论上的误区

3.4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的认定

3.4.1“注意规范”标准的确定

3.4.2“保护目的”的探索

4.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实践运用

5.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过失犯作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学界对其在不同方面的研究一直未停止过,尤其在引入客观归责理论之后,对过失犯在结果归责上的讨论研究更甚。其中,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作为客观归责理论的下位规则,在对过失犯的归责中已逐渐成为归责的一个基本原理,让过失犯的结果归责变得更具有合理性的原因是,注意规范保护目的在原有过失论的基础上完善了结果预见可能性与结果避免可能性的缺陷。同时引入合义务替代行为严格区分合义务替代行为与注意规范保护目的,并且将合义务替代行为理论放在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运用之前,只有在合义务替代行为无法实现归责的情况下,再运用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进行归责。与此同时,将注意规范的范围与保护目的的范围界限加以明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可以将交通规范作为注意义务的根据,其他的特别规范同样可以作为认定注意义务的必要根据,即注意规范首先是指某些特别的成文的法律规范,对保护目的的界定则需要在规范表面可得推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步骤进行合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将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运用到过失犯的实际归责判断中,使得过失犯的归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果归责。

著录项

  • 作者

    赵生梅;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萌;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刑法;中国法律;
  • 关键词

    过失犯; 规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