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肽和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6h】

小肽和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饲料添加剂小肽的研究进展

1.1.1 传统营养理论

1.1.2 小肽的理化性质

1.1.3 小肽的吸收机制

1.1.4 小肽吸收机制的特点

1.1.5 小肽的营养生理作用

1.1.6 影响消化道内小肽释放和吸收的因素

1.1.7 饲用小肽的应用

1.1.8 小肽的研究动向和开发前景

1.2 饲料添加剂半胱胺的研究进展

1.2.1 半胱胺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

1.2.2 半胱胺的作用机制

1.2.3 半胱胺的应用优势

1.2.4 半胱胺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1.2.5 半胱胺在动物养殖中应用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试验研究的内容

第2章 日粮中添加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的应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动物及分组

2.1.3 试验日粮

2.1.4 饲养管理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6 分析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2.3 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各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2.3.3 小肽、半胱胺对生长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小肽、半胱胺及其联合应用替代抗生素对于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消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体重相近、体型相似、健康的二元杂交猪(长×大),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试验1组基础日粮添加抗生素(10%盐霉素400 mg/kg+硫酸粘杆菌素20mg/kg);试验2组添加小肽(4g/kg)、试验3组添加半胱胺(0.3g/kg)、试验4组添加小肽(2g/kg)+半胱胺(0.15g/kg)。进行两个阶段的试验:第一阶段40kg~60kg:第二阶段60kg~90kg。试验期为72天,第一个试验阶段(31天)结束后做一次检测,第二阶段(41天)完成后再做一次检测。试验结果表明:
   1在试验的两个阶段,与试验1组(抗生素组)相比,试验2组(小肽组)试验3组(半胱胺)试验4组(小肽+半胱胺)组猪的平均日增重都有所提高:第一阶段分别提高了18.3%,8.2%,3.8%;第二阶段分别提高了8.2%,6.3%,9.1%,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与试验1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240kg~60kg生长猪试验2组各养分消化率总体作用效果最好,各项指标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肽组钙消化率比抗生素组提高了8.6%,和半胱胺组、联合组数据差异不显著,而小肽组和抗生素组差异显著(P<0.05)。在60kg~90kg阶段,试验4组各养分消化率总体作用效果最好,但各项指标试验4组、试验3组和试验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钙消化率比抗生素组提高了2.1%,和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340kg-60kg生长猪各处理组间的血清总胆固醇、谷草转氨酶、IgA的含量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与实验1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分别降低了22.3%、18.0%、21.8%,且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1组(抗生素组)相比,其它试验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IgG的含量的测定中试验1组的最高。在60kg-90kg阶段,血清谷草转氨酶、IgG、IgA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IgG水平有上升的趋势;从血清总蛋白、血清尿素氮含量来看,各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试验4组最低且与实验1组差异显著(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