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蚕滞育解除过程中相关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及辅酶研究
【6h】

家蚕滞育解除过程中相关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及辅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目录

1 前言

1.1 滞育及滞育机制研究现状

1.2 氯离子通道蛋白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蚕卵的孵化情况

3.2 候选基因的克隆

3.3 候选基因在932蚕卵中的表达分析

3.4 四种辅酶的变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本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载体示意图

附录B 测序图谱及比对分析

附录C 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附录D 目的基因在样品中的相对表达量

展开▼

摘要

家蚕是研究卵滞育的重要模式昆虫之一,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和操作性并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932品种的蚕卵为实验材料,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处理蚕卵,获得最佳的解除滞育的方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方法,筛选出盐酸解除滞育过程中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同时研究了胚胎发育过程四种辅酶的变化,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蚕卵在盐酸和DMSO中浸渍不同时间得到的孵化率不同。蚕卵产后20h进行浸酸,浸酸时间0.5~1.5min时,随着浸酸时间的增加孵化率逐渐上升;浸酸时间1.5~6min时,孵化率保持在95%~97%之间。蚕卵产后20h利用DMSO浸渍,浸渍时间15~40min时,孵化率逐渐上升;浸渍时间40~50min时,孵化率保持在88%~90%之间;浸渍时间60min时,孵化率下降为86%。蚕卵产后10d完全进入滞育,置于5℃冷库保存90d,再用盐酸进行刺激,浸酸时间4~6min时,孵化率维持在94%~95%之间;浸酸7min时,孵化率下降为93%,发现蚕卵死亡现象。
  (2)克隆家蚕细胞内氯离子通道(BmCLIC)、家蚕谷氨酸氯离子通道(BmGluCl)和家蚕γ-氨基丁酸氯离子通道受体(Bmγ-Cl)三个氯离子通道基因。根据候选基因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琼脂糖电泳、胶回收、连接载体、酶切和测序等技术,成功克隆出BmCLIC、BmGluCl和Bmγ-Cl3个目的基因。
  (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BmCLIC、BmGluCl和Bmγ-Cl基因在不同处理卵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表达情况。发现产后20h卵和冷藏卵浸酸处理后BmCLIC、BmGluCl和Bmγ-Cl基因相对表达量都相应提高,表明浸酸可以诱导目的基因上调。在滞育卵中,BmCLIC基因第1d相对表达量最大,随着发育经过逐渐减小;BmGluCl基因第1d相对表达量最大,在发育过程中先减小后增加;Bmγ-Cl基因第2d相对表达量最大值为2.04,随着发育经过逐渐减小。在即时浸酸卵和 DMSO处理卵发育过程中的三个候选基因都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检测了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的胚胎发育1~9d中的乙酰辅酶A、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Ⅰ和辅酶Ⅱ四种辅酶的变化。乙酰辅酶A在滞育卵发育过程中,乙酰辅酶A呈现持续下降;在浸酸卵发育前期持续下降,第5d后缓慢回升。FAD在滞育卵发育前期呈现上升,第5d后呈现下降趋势;在即时浸酸卵发育过程中,每克蛋白中的FAD量从第1d的0.00024pg一直上升到第9d的0.00102pg。NAD在滞育卵发育过程中,从第1d的41.54952下降到第4d的13.45342下降,第4d后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稳定状态;在浸酸卵发育过程中,呈现上升趋势,第9d时峰值为122.04747mol/g。NADP在滞育卵发育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水平;在浸酸卵发育过程中,呈现上升趋势,第9d时峰值为59.45774 mol/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