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尾巨桉与乡土树种苗木混交对光能利用的效应
【6h】

尾巨桉与乡土树种苗木混交对光能利用的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括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置

2.4 参数测定

2.5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混交类型对树种生长情况影响

3.2 不同混交类型对树种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3.3不同混交类型对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不同混交类型对树种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3.5 不同混交类型综合评价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混交组合对植物生长量的影响

4.2 不同混交组合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4.3 不同混交组合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 不同混交组合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4.5 不同混交类型综合评价

4.6关于本研究方法的讨论

4.7 本研究在生产实际上应用探讨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长期的纯林经营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林业实现从木材生产到林业生态建设的转变,需要因地制宜地对林分进行改造,将传统的纯林经营模式改变为具有更多层次、更高生态价值和经济潜力的近自然混交林。在桉树林分改造过程中,改造树种的选择是关键技术。本研究以盆栽试验尾巨桉(Eucalyptusurophylla×E.grandis)苗木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荷木(Schima superb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macclurei)、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等5种乡土树种的苗木为研究对象,设计单混种和双混种组等混交组合,研究这些混交组合对树种苗木光能利用效应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苗木生长状况、叶片光合特征参数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以期对桉树林分改造树种选择和混交林树种搭配组合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混交种植能够改善混交组合内各树种苗木的生长状况,促进苗木树高、胸径、冠幅等的生长。各混交组合中,以2A组合、2B组合、2C组合、2D组合、3C组合、3D组合和3J组合较为优秀,不仅在混交组合内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且苗木生长状况较好。
  (2)对于净光合速率(Pn),各试验组相同树种间差异明显,且规律性较明显,大都表现出混交组大于对照组,混交对Pn的影响较大。各树种之间的Pn值进行比较,其大小依次为尾巨桉>荷木>火力楠>格木>红锥>黧蒴锥。各混交组合相同树种之间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大都表现出混交组大于相应的对照组。对于叶片表观光能利用率LUE来说,各混交组合相同树种之间LUE的变化情况与 Pn值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混交能够使混交组合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从各试验组合中的尾巨桉水分利用率WUE来看,混交组合尾巨桉对水分的利用均较对照组更充分;而对于其他树种来说,仅少部分混交组合中少部分树种对水分的利用率低于对照组。综合来看,混交能够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以及对水分的利用能力。其中,3B混交组、3C混交组、3D混交组和2B混交组在光合作用能力方面较为优秀。
  (3)混交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各混交组合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含量均较纯林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综合各试验组的叶绿素含量来看,混交组合2A、2B、3A、3C和3G在促进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方面有明显作用。
  (4)各混交组合中各树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规律性较强。混交能够明显地提高植物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电子传递速率 ETR、PSⅡ实际量子产量 Y(II),从而提高苗木对光能的转换和利用能力。从各混交组合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2A、2B、2D、2E、3C、3D、3J组合在叶绿素荧光方面表现均较好。
  (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混交类型光能利用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交提高了树种光合能力、光能转换和利用能力以及水分利用。2A组合(尾巨桉+格木)、2B(尾巨桉+荷木)、2E(尾巨桉+火力楠)、3C(尾巨桉+格木+火力楠)、3D(尾巨桉+火力楠+红锥)、3J(尾巨桉+红锥+黧蒴锥)的综合得分值分别为2.79,2.55,2.33,2.08,1.86,1.54,是较优良的混交组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