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6h】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场所精神理论和建筑节能的理论推导

2.1场所精神的理论推导

2.2建筑节能的理论推导

第3章 场所精神理论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3.1场所中的建筑组合形式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3.2场所精神中的“边缘”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分析

3.3场所精神中的“路径”“中心”与建筑节能的交叉研究

3.4场所中尺度重构与建筑节能的交叉研究

3.5场所营造中的其他感官与建筑节能的交叉分析

第4章 理论运用与实例分析

4.1洧川社区中心商业街设计运用

4.2实例分析

4.3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展开▼

摘要

随着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人们的建筑节能意识也逐渐地提高,国内建筑节能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的研究也在迅速地发展,并结合参数化设计和现象学等学科,针对建筑的节能设计做出了交叉研究,但是过分强调节能而缺乏一般规律的研究与制约,必然会通过增加建筑设备和采用不成熟的节能设施,来弥补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避免的能源浪费的问题。现阶段对场所精神的研究主要偏向于以感性为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研究,而鲜有从场所本身出发,对场所中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场所的构成元素为研究对象,确定在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在设计阶段运用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几何形体的不同处理,实现建筑节能和场所精神塑造的可能,运用计算机模拟,结合实例研究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设计中涉及的建筑布局、景观设计、建筑单体中的洞口及形体的做法,对实例在这些方面做出详细分析,找出场所中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意见,为整个场所的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也为创造适合人类认知和认同的空间提供了条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理性方面认识到节能和场所精神的结合点,从场所营造的约束元素“边缘”、“中心”、“路径”、“秩序”和尺度重构等方面与节能中的自然通风、视线分析、水景处理、植被种植、自然采光、遮阳系统和太阳能的合理利用等方面交叉分析,得出了基础数据和经验做法。以使设计者在设计初期阶段避免对整个场所的破坏和对能源的浪费,避免了设计后期为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修改方案和增加节能设备而增大投资的弊端。
  本文通过场所的营造和建筑节能两方面的融合分析,旨在推动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所得出的结论可供节能研究和设计时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